第1章

第一章:最后的平静

清晨六点半,林婉站在玄关,手里握着小宇的运动鞋,指尖微微发颤。

阳光从客厅的百叶窗缝隙里漏进来,在木地板上投下一道道金色的条纹,像是某种无声的倒计时。她低头看着蹲在鞋柜旁的小宇,他正专注地用蜡笔在纸上画画,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谣,声音轻得像是怕打扰到谁。

他的画笔在纸上轻轻滑动,像在编织一个属于孩子的世界。林婉看着他微微皱起的小眉头,心里忽然泛起一丝酸涩。他太安静了,安静得不像个五岁的孩子。她总是觉得,他比同龄人更敏感,更早熟,仿佛能察觉到她每一个细微的情绪波动。

“妈妈,帮我系鞋带。”他抬头,眼睛亮晶晶的,像是清晨刚露出来的星星。

林婉蹲下身,把他的脚轻轻放进鞋里,手指熟练地绕着鞋带。她总是这样,把鞋带打得结结实实,再打个蝴蝶结,确保他不会在跑跳时踩到鞋带摔倒。她知道,他今天要去学校参加一次“适应性活动”,是小学入学前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她也知道,这可能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她没说话,只是温柔地笑着,像往常一样替他整理衣领、拉平袖口,甚至把帽子上的绒球重新摆正。

“妈妈,你今天会来接我吗?”小宇仰起头问。

“当然会呀,”她蹲下来,轻轻擦掉他嘴角的牙膏痕迹,“妈妈永远都会来接你。”

她知道,她是在说给自己听的。

她站起身,转身去厨房给他准备水壶和备用衣服。每一件东西都经过她的反复检查,像某种仪式。她不能出错,尤其是在今天。

水壶的盖子拧紧了吗?备用袜子有没有带两双?小宇的过敏药是不是已经放进书包夹层?她像一台精准的机器一样运转着,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完美。她不能让任何人、任何事,影响到小宇的第一天。

回到玄关时,小宇还在画画。她悄悄从背后探头看了一眼,纸上是一个女人牵着孩子的手,他们站在海边,浪花轻拍着沙滩。天空是淡蓝色的,女人的头发被风吹起,像海浪一样柔软。

她没说话,只是轻轻在他口袋里塞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你是最棒的。”

她知道他不会一直看着它,但她希望,哪怕只是一点点,他能感受到她的支持。

“我们走吧,”她拿起钥匙和包,牵起他的小手,“今天要早点到。”

小宇点点头,把画折好,塞进书包侧袋。他的动作有些笨拙,但很认真,仿佛那张画是某种珍贵的宝藏。

林婉看着他,心里突然涌上一阵说不清的情绪。她不知道那是骄傲、是担心,还是隐隐的恐惧。

她怕他在学校不适应,怕他被别的孩子欺负,怕他表现得不够“好”。她怕他不被喜欢,怕他不被理解,怕他像她小时候一样,在人群中沉默地缩成一团。

但她更怕的,是自己无法控制这一切。

她曾经以为,只要足够努力,足够细心,她就能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像一条平稳流淌的河流。但小宇出生后,她渐渐意识到,有些事情是她无法掌控的。比如他半夜突然的哭闹,比如他偶尔的沉默,比如他那双总是若有所思的眼睛——它们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她内心深处最不愿面对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