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外传来搜山的吆喝声。程砚舟迅速包好油布塞进怀里,递给高小荷一把土枪:"会用吗?"
"扳开击锤,瞄准,扣扳机。"高小荷熟练地操作着,"我爹说打鬼子要瞄肚子,后坐力会让枪口上跳,正好爆头。"
程砚舟怔了怔,突然明白高满囤为何执意要救祠堂——他早料到有这一天,所以这些年一直在悄悄训练全村人战斗。
"走,去江南。"程砚舟系紧药箱,"找你杜三叔借点盐。"
"借盐干啥?"
"腌鬼子。"程砚舟眯起眼睛,镜片上闪过一道寒光。
山脚下,幸存的村民们三三两两从藏身处钻出,沉默地望向祠堂废墟。不知谁起的头,低沉的民谣渐渐在晨雾中飘荡开来: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程砚舟拉着高小荷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南走去。在他们身后,燃烧的高家堡废墟上,一株被炮火燎焦的老槐树正抽出嫩绿的新芽。
第二部·盐帮风云
第一章 芦苇荡里的刀光
1939年初春,长江北岸的芦苇刚刚返青。程砚舟蹲在泥泞的江滩上,用匕首刮掉鞋底厚厚的泥痂。三个月跋涉,他和高小荷终于接近了杜三炮活动的区域。
"程叔,你听!"高小荷突然按住他肩膀。少女的手指粗糙有力,完全不像十五岁姑娘该有的手。
程砚舟屏息凝神。混在浪涛声里的,是隐约的引擎轰鸣。
"汽艇。"他脸色骤变,拽着高小荷扑进芦苇丛。两人刚趴下,两艘日军巡逻艇就拐过江湾,探照灯扫过他们刚才站立的位置。
高小荷的呼吸喷在程砚舟耳畔:"要不要打?"
"找死吗?"程砚舟压低声音,"那是装备机枪的炮艇。"他忽然噤声——探照灯在芦苇荡某处停留了片刻。
黑暗中传来日语喝令,接着是重物入水的闷响。炮艇渐渐远去后,江面飘来浓重的血腥味。
"过去看看。"高小荷已经猫着腰窜出去。程砚舟追上去时,少女正用树枝拨弄一具浮尸。那是个三十多岁的精壮汉子,胸口插着把分水刺。
"是盐帮的人。"高小荷翻过尸体手腕,露出个青色的锚形纹身,"我爹说过,这是杜三炮麾下'水鬼队'的标记。"
程砚舟正要说话,忽然感到后颈一凉。芦苇丛中无声无息地伸出七八支梭镖,抵住他们全身要害。
"好眼力。"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可惜认得出标记,认不出陷阱。"
火把骤然亮起。程砚舟眯眼适应光线后,看见个穿黑褂子的独眼汉子。那人左眼戴着铜钱状眼罩,右眼却亮得吓人。
"阿七哥!"高小荷突然叫道,"我是汾阴高满囤的闺女!"
独眼汉子的梭镖纹丝不动:"高满囤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哪来的闺女?"
"今年正月才死的!"高小荷声音发颤,"他让我带话给杜三叔——'铁血会'的盐该换缸了!"
梭镖微微一顿。独眼汉子凑近打量高小荷,突然伸手扯开她衣领——少女锁骨下方露出个新鲜的斧头烙印。
"带回去。"阿七收起梭镖,"三爷自会分辨。"
程砚舟被蒙上眼睛前,注意到江滩上还有更多新鲜脚印。那些脚印小而深,是穿着日军军靴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