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是浓艳的宝石蓝,也不是沉郁的靛蓝。那是一种……一种雨过天晴后,天空尽头最澄澈、最宁静的蓝色。温润,内敛,仿佛蕴藏着整个天空的灵气和雨水的清透。在昏暗的光线下,它像一块凝固的、会呼吸的碧空。

苏晓的呼吸骤然停住了。一个遥远而模糊的记忆碎片瞬间击中了她——母亲!是母亲!

她颤抖着手掏出手机,屏幕的光映亮了她因激动而泛红的脸颊。她手忙脚乱地在搜索框输入关键词:“雨过天青”、“天青釉”、“汝窑”、“特征”……无数图片和信息涌出来。她的心跳得越来越快,手指冰凉,几乎拿不稳手机。

“天青釉,汝窑典型特征……釉色如雨后初晴的天空,温润如玉,釉面有细密开片(冰裂纹)……”

“存世稀少,价值连城……”

“仿品众多,需观察釉色纯净度、开片形态、胎质细腻度……”

她屏住呼吸,颤抖着手指,用手机自带的手电筒功能,小心翼翼地照射碗身。强光下,那层覆盖在碗身上的厚厚尘垢仿佛变得透明了一些。她看到了!在碗壁和碗底,那层温润如玉的釉面之下,布满了极其细密、如同冰花碎裂般的天然纹路——开片!和她查到的顶级天青釉特征高度吻合!

她记得母亲书桌抽屉深处,有一本旧得发黄的《文物》杂志增刊。小时候她曾偷偷翻看过,里面有一篇专门介绍失传名瓷的文章,就提到过一种叫“雨过天青”的绝世釉色,产自宋代某个神秘窑口,存世极少,每一件都是国之瑰宝。母亲抚摸着图片上那只天青釉葵口洗时,眼中流露出的那种纯粹的向往和痴迷,她至今难忘。

难道……难道这只被当作垃圾一样丢在仓库角落的碗,竟是……

苏晓猛地抬头,心脏狂跳得几乎要冲破喉咙。她想起这只碗的位置——就在她打碎的那个仿品花瓶原先摆放区域的附近!也许是挪动花瓶时带出来的?或者它一直就在那里,只是无人问津?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如同野草般在她绝望的心田里疯长:买下它!

顾言的话在她耳边回响:“这里的东西,哪怕不起眼,也可能价值不菲。”但他显然没认出这只碗!它被标价了吗?苏晓强压着激动,仔细在碗的附近寻找,终于在旁边的旧木箱上,看到一张歪歪扭扭贴着的、落满灰尘的标签纸,上面用圆珠笔潦草地写着:“清仿?民窑粗瓷碗。¥288。”

288元!

这个数字和它可能的真实价值相比,渺小得如同尘埃!一个念头像毒藤一样缠绕住她:捡漏!这是她唯一翻身的机会!

巨大的诱惑和强烈的负罪感瞬间将她撕扯。母亲从小教导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欺骗!是利用顾言的疏忽!可母亲的病容,李姐刻薄的嘴脸,那五十万的催款单,还有地上那一万八千元的碎瓷片……像走马灯一样在她脑中旋转。

“妈……对不起……我没办法了……”苏晓闭上眼睛,泪水无声滑落。再睁开眼时,那里面只剩下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她脱下外套,小心翼翼地将那只碗包裹起来,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最后的救命稻草。

回到前厅,顾言正坐在一张老红木书案后,低头看着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听到脚步声,他抬眼望来,目光平静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