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庙会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小孩的哭闹声、街头艺人的锣鼓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曲喧腾的市井交响乐。徐风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新鲜。泥人儿、糖画、风车、各色小吃摊冒着腾腾热气。他停在一个卖糖炒栗子的摊子前,油亮饱满的栗子在黑色砂石和糖稀中翻滚,散发出焦甜的诱人香气。

“老板,来一份!”徐风掏钱的动作潇洒利落。

“好嘞!承惠五文钱!”摊主麻利地铲起热乎乎的栗子,用油纸包好递过来。

徐风捧着热乎乎的油纸包,迫不及待地剥开一颗金黄的栗仁塞进嘴里。软糯香甜,带着柴火特有的焦香,比公司楼下那家死贵的网红店好吃多了!他一边满足地咀嚼,一边眯着眼在拥挤的人潮中搜寻下一个目标,像个初入宝库的探险家。

就在他漫无目的闲逛,享受着“有钱有闲”的腐败生活时,前方一个角落传来的争执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你这分明是假货!退钱!”一个穿着半旧绸衫、像是小户人家管事模样的中年男人,手里举着一块玉佩,脸红脖子粗地对着摊主吼道。

那摊主是个年轻姑娘。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衣裙,乌黑的长发简单束在脑后,插着一根朴素的木簪子。身量纤细,此刻却像只竖起尖刺的小刺猬,叉着腰,下巴抬得老高,毫不示弱地回呛:

“这位大叔,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我这玉佩可是正经前朝古玉,祖上传下来的宝贝!您不识货也就罢了,怎么还血口喷人呢?”

她的声音清亮,带着一股子泼辣劲儿,像山涧里蹦跳的溪水,哗啦啦地撞进徐风耳朵里。徐风不由自主地往前凑了几步。那姑娘侧对着他,只能看见小半张脸,肤色是健康的小麦色,鼻梁挺直,嘴唇抿成一条倔强的线,眼神亮得惊人,毫不躲闪地直视着发怒的顾客。

“前朝古玉?”那管事气得胡子直抖,“这玉质浑浊,雕工粗劣,连沁色都是拿药水泡出来的!你当我三岁小孩糊弄?”

“您说是假的就是假的?证据呢?”姑娘寸步不让,伶牙俐齿,“空口白牙污人清白,小心我告你诽谤!”

徐风嚼着栗子,看得津津有味。这姑娘,有点意思。他目光扫过那管事手里的玉佩,凭借现代人刷了无数鉴宝节目的“经验”和远超古人的化学知识,一眼就看出那玩意儿确实假得离谱,地摊货水平。

眼看那管事气得要动手推搡,徐风咽下嘴里的栗子仁,清了清嗓子,摇着折扇踱了过去,挡在了两人中间。一股淡淡的、混合着皂角和阳光的清新气息飘来,是那姑娘身上的味道。

“咳,这位大叔,消消气,消消气。”徐风脸上挂着标准的纨绔式微笑,努力模仿着电视剧里公子哥儿的做派,“为这点小事动手,不值当。”他转头看向那姑娘,近距离看清了她的全貌。眼睛果然很大,黑白分明,眼尾微微上挑,此刻因为愤怒和戒备,像只警惕的小兽。脸颊带着点健康的红晕,鼻尖有细密的汗珠,整个人透着一种蓬勃的、未经驯服的野生气息。徐风的心跳莫名漏跳了一拍。

“还有这位姑娘,”徐风晃了晃扇子,指着管事手里的玉佩,语气带着点调侃,“你这‘祖传宝贝’,造假工艺还停留在…呃,初级阶段啊。”他差点脱口而出“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