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夜里,我趴在桌上睡着,梦里全是“吃人”“易子而食”的画面。惊醒时,我发现自己手里攥着一张纸,上面用血写着一句话:

“若要救明,先杀一人。”

落款是——“未来的你”。

我吓得把纸揉成团。未来的我?这是时间悖论还是精神分裂?

5

天亮后,我顶着黑眼圈去见崇祯,直接摊牌:“陛下,臣需先办三件事,才能谈救国。第一,臣要见关宁军监军高起潜;第二,臣要京师三大营的兵符;第三,臣要国库钥匙。”

崇祯眯起眼:“你要造反?”

我苦笑:“臣若造反,何须等三个月?臣只是要调兵、筹饷、杀人。”

“杀谁?”

“周延儒。”

崇祯的瞳孔猛地一缩。周延儒是内阁首辅,东林党魁,民间声望极高。杀他等于捅马蜂窝。

我压低声音:“臣昨夜得‘天启’,此人乃亡国之魁首,留他不得。”

崇祯盯着我看了足足十息,忽然笑了:“好。朕给你一道密旨,先斩后奏。”

6

拿到密旨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回头路。

目标定了:三个月内,斩首周延儒、整顿三大营、逼吴三桂入关、拖住李自成。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开弓没有回头箭。

我把密旨揣进怀里,冰凉的金龙绣纹贴着胸口,像一块烧红的烙铁。

“李乘啊李乘,”我对自己说,“你要么名垂青史,要么死无葬身之地。”

【本章完】

【第二章 机会:崇祯赐我“便宜行事”金牌】

1

腊月十一,北京城飘起了雪。雪片子大得像撕碎的棉絮,落在紫禁城琉璃瓦上,一层白一层灰,衬得整座宫城跟纸扎的一样脆弱。

我缩着脖子跟在王承恩后面,心里盘算:今天无论如何得把三件事办成——见高起潜、拿兵符、摸国库。

结果刚走到午门口,就撞见一出大戏。

一个穿着大红麒麟服的老头跪在雪地里,身后乌泱泱跪了二三十号官员,个个举着奏折,嗓门比北风还响:

“阉竖误国!还我大明朗朗乾坤!”

老头正是周延儒。

我脑子里“嗡”的一声:这货怎么提前发动?按我背的史料,他应该是明年三月才串联百官逼宫。

王承恩低声骂了句“晦气”,拽着我绕道。我却站着没动——机会来了。

2

我当着百官的面,大步走到周延儒跟前,弯腰作揖:“元辅大人,雪地里跪久了,膝盖不冷吗?”

周延儒抬头,眼神跟刀子似的:“你是何人?”

我笑:“在下李乘,奉旨办差。”

一句话,全场安静。

东林党最恨“奉旨”俩字,因为这意味着皇帝又绕开内阁直接动手。

周延儒冷笑:“黄口小儿,也配谈国事?”

我耸肩:“配不配,陛下说了算。您要真有冤屈,不妨随我面圣,当着陛下的面哭,比在这儿跪着好看。”

周围官员开始窃窃私语。我知道他们在权衡:跟还是不跟?

周延儒老狐狸,当然不肯进套。他忽然捂着胸口,一副随时要晕过去的样子:“老夫……心绞痛……”

我心里暗笑:装,继续装。

转头对王承恩使了个眼色。老王会意,立刻招呼两个小太监:“元辅病了,快扶去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