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唐僧带他去了趟唐家村。看着晒得黝黑的老乡蹲在田埂上算收成,猪八戒突然沉默了。当晚他给唐僧发微信:“钱我来想办法,不过事成之后,我要在村里开个最大的农家乐。”
沙僧的加入则充满宿命感。在一场物流行业峰会上,别人都在交换镀金名片,只有他蹲在会场角落,用红笔在笔记本上改运输路线图。“从西安到兰州的冷链车,绕这条路能省两小时,”他指着地图解释,声音小得像蚊子哼,“之前公司不肯改,说流程不能动。”
三十六岁的沙僧在“流沙物流”干了十五年,从搬运工做到调度主管,却因替同事背了“丢货”黑锅被辞退。他的笔记本上记着全国两千多个物流节点的详细信息,包括哪个仓库的叉车下午三点会坏,哪个收费站的夜班收费员好说话。
“我们要把西方的技术带回来,可能要跑很多偏远地方,路不好走。”唐僧递过计划书。
沙僧翻到最后一页,看到唐僧写的“最终目标:在唐家村建智能农业示范园”,突然抬头:“我老家也在农村,我爹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要是真能成,我想让他看看,种地也能不靠天吃饭。”
一个月后,在唐家村一间废弃的旧仓库里,四人举行了简单的“开工仪式”。孙悟空用粉笔在墙上画了张简易流程图,猪八戒从家里搬来旧沙发,沙僧把仓库角落的蜘蛛网扫得干干净净。唐僧点燃三炷香,插在装着黄土的易拉罐里:“这是咱唐家村的土,带着它走,别忘了为啥出发。”
孙悟空突然嗤笑一声,掏出手机拍了张合照:“搞这些虚的不如写代码。对了,公司名想好了吗?”
唐僧望着窗外的麦田,轻声说:“就叫‘取经科技’吧。”
第二章:启程之困
“取经科技”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来自猪八戒抵押的那辆二手宝马。当他把车钥匙交给二手车行老板时,胖脸上难得没了笑容:“这可是我当年跑业务的功臣,记得给它找个好人家。”换来的十二万块,成了团队的全部家当。
孙悟空用这笔钱租了个集装箱改造的办公室,就在城郊物流园旁边。第一天搬进去,空调就坏了,七月的太阳把铁皮箱晒得像蒸笼。猪八戒瘫在椅子上哀嚎:“这破地方能待?我宁可回菜市场跟大妈讨价还价。”
“能省则省。”沙僧默默从包里掏出四个电风扇,都是他从旧货市场淘来的,“电费我问过了,晚上十点后半价,咱们可以通宵干活。”
唐僧则拿着商业计划书,跑遍了大唐市的投资机构。第七家投资公司的合伙人听完他的阐述,用钢笔敲着桌面:“小唐啊,不是我说你,农村市场?那能赚几个钱?你看人家搞元宇宙的,随便画个饼就融资上亿。”
“可农村需要这些技术。”唐僧急得脸通红。
“需要不代表能赚钱。”合伙人摆摆手,“这样吧,你把计划书留下,我们研究研究。”后来唐僧才知道,那家公司转手就把他们的市场调研数据卖给了竞争对手。
孙悟空得知后,连夜黑进了那家公司的服务器,把数据下载回来。“这群孙子,”他盯着屏幕上的代码,眼睛里冒着火,“要不我给他们系统种个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