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一夜,就这样在极致的恐惧和僵硬的煎熬中度过。我如同在刀尖上行走,小心翼翼地遵守着那条用生命换来的规则。

第二夜,琴声在几乎相同的时间降临。依旧是断断续续、不成调的音符,但似乎比昨夜流畅了一些。我重复着前一晚的应对——绝对的静止,绝对的沉默。像一个被遗弃在黑暗舞台上的木偶,连呼吸都成为奢侈的表演。

第三夜,琴声有了变化。不再是零散的音符,它开始尝试弹奏一些东西。那旋律极其破碎,节奏缓慢而拖沓,像是在努力回忆一首早已遗忘的曲子片段。几个熟悉的音符组合飘进耳朵,我心头猛地一跳——那似乎是……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开头那几个著名的、缓慢而沉重的和弦?但仅仅只有几个音符,很快又陷入混乱的摸索和重复,最终归于沉寂。

每一次琴声响起,那无形的压迫感就更重一分。每一次的静止和沉默,都像是在与某个看不见的存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峙。恐惧并未因习惯而消退,反而如同不断加压的弹簧,积累着令人窒息的力量。那架钢琴,不再是冰冷的器物,它仿佛拥有了某种邪恶的意志,在深夜里用琴声耐心地试探、引诱,等待着猎物松懈、犯错的那一刻。

第四天白天,一种莫名的焦躁感如同藤蔓般缠绕着我。我刻意避开书房,却在打扫楼下客厅时,目光扫过壁炉上方悬挂的一幅巨大的家族合影。照片已经泛黄,边缘卷曲。照片中央坐着一位神情严肃的老者,旁边站着几位年轻男女。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照片角落吸引——那里站着一个穿着旧式蕾丝白裙的小女孩,大约七八岁的样子。她有一头浓密的深色卷发,脸色苍白,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眼睛,非常大,即使在泛黄模糊的照片里,也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直勾勾的冰冷和空洞。她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破旧的布娃娃,娃娃的眼睛是用黑色的纽扣缝制的。

一股寒意爬上我的脊背。这个女孩是谁?家族谱系里似乎没有关于她的记载。她的眼神……令人极度不适。我移开目光,却感觉照片上那双空洞的眼睛,似乎依旧在背后注视着我。

夜幕,再次如约而至。

窗外的风似乎小了些,但老宅内部的寂静反而显得更加沉重,仿佛空气都凝固成了粘稠的胶质。我像前几晚一样,蜷缩在卧室的床上,神经如同绷紧的琴弦,等待着那个熟悉又恐惧的信号。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今夜,似乎格外漫长。就在我紧绷的神经因为长时间的等待而微微松弛,几乎要怀疑它今晚是否会缺席时——

“叮叮咚咚……”

一阵轻柔、舒缓的旋律,如同山涧清泉般流淌出来,瞬间弥漫了整个寂静的空间。

不是前几夜的零散音符!不是破碎的摸索!而是一首完整的、极其清晰的曲子!

那旋律如此温柔,如此熟悉,带着摇篮轻轻摇晃般的节奏感。每一个音符都像裹着蜜糖的钩子,轻而易举地撬开了记忆深处最柔软、最不设防的角落。

是《摇篮曲》。舒伯特那首著名的《摇篮曲》!小时候,妈妈也是这样哼着这首歌,哄我入睡。温暖的手掌轻拍我的背脊,温柔的声音低低吟唱:“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 那些早已尘封的、属于母亲的温暖和安全感,被这突如其来的旋律瞬间唤醒,像潮水般汹涌地淹没了理智的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