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她裹紧了身上那件谢珩让人送来的旧棉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发疼。父亲母亲和兄长此刻还在流放途中,不知道有没有挨冻受饿。而她,却要寄人篱下,还是在仇人身边。

夜深时,她被冻醒了。窗外的雪又下了起来,落在枯枝上簌簌作响。她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的雪夜,父亲会把她抱在膝头,教她读诗写字,母亲会端来热腾腾的姜汤。

眼泪无声地滑落,浸湿了枕巾。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尽头,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等到沉冤昭雪的那一天。

第二章 步步惊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清辞在太傅府小心翼翼地活着。她的任务很简单,就是负责打扫谢珩书房外的那个小院子,偶尔帮着张妈做些杂活。

谢珩很少会到这个小院来,大多数时候,她只能远远地看到他的身影。他总是穿着深色的锦袍,步履从容,身后跟着一群随从,神情淡漠,仿佛这世间万物都入不了他的眼。

三月初,冰雪消融,院子里的几株桃树抽出了新芽。沈清辞拿着扫帚打扫落叶,忽然听到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她连忙低下头,想躲到一旁,却被人拦住了去路。

“这就是谢太傅新收的丫头?”一个娇俏的女声响起,带着几分好奇和审视。

沈清辞抬头,看到一个穿着粉色罗裙的少女,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生得明眸皓齿,身后跟着几个丫鬟仆妇。她认得这少女,是吏部尚书的千金,李嫣然,也是京城里出了名的才女,与谢珩算得上是青梅竹马。

“回李小姐,奴婢阿辞。”她低下头,轻声应道。

李嫣然围着她转了一圈,眼神里带着轻蔑:“长得倒是不错,就是穿得太寒酸了些。太傅府里怎么会有你这样的下人?”

沈清辞没敢说话,只是默默地攥紧了手里的扫帚。

“听说你是前户部尚书沈家的人?”李嫣然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幸灾乐祸,“你父亲贪赃枉法,连累了那么多人,你还敢活着?”

这话像一把尖刀,狠狠刺进沈清辞的心里。她猛地抬起头,眼眶泛红:“我父亲是被冤枉的!”

“冤枉?”李嫣然嗤笑一声,“谢太傅亲自审的案子,证据确凿,怎么可能冤枉?我看你是还没认清自己的处境!”

就在这时,谢珩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嫣然,你怎么在这儿?”

李嫣然立刻转过身,脸上换上甜美的笑容:“谢大哥,我来看看你。这位就是你救回来的那个罪臣之女?”

谢珩的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她的眼眶红红的,手里还紧紧攥着扫帚,像只受惊的小鹿。他皱了皱眉:“不过是个下人,有什么好看的。先进屋吧。”

李嫣然有些不甘心,但还是跟着谢珩走了。经过沈清辞身边时,她故意撞了她一下,低声道:“别以为待在谢大哥身边就能怎么样,你这样的罪臣之女,连给我提鞋都不配。”

沈清辞踉跄了一下,手里的扫帚掉在地上。她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她知道李嫣然说的是实话,在这个吃人的地方,她什么都不是。

傍晚时分,张妈忽然来叫她,说谢珩让她去书房伺候笔墨。沈清辞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