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就知道】
【前任介绍信,不是,别搞啊】
【我要哭了TvT】
【看着前任走向幸福吗,要是我我不行】
【不愧是浮光掠影,真的会啊】
【你们没发现吗,今天他们几个艺人都没发微博解释】
【救命啊,林皓宝宝妈妈相信你做爱豆的时候没谈恋爱】
【千万别自曝,我会闭上眼睛爱你的】
【何晓彤你千万别在信里写你们什么时候在一起什么时候分手的呜呜呜,我怕我看到我不想看的东西】
客厅的灯光柔和地洒在每个人身上,空气像凝固了一样,没有人出声。
茶几上的那叠信仿佛点燃了沉默的引线。
顾瑶第一个打破僵局。
"节目组真是的。"她皱着鼻子坐回沙发,语气里带着点没好气地撒娇味儿,"真的不会放过我们,我还以为会晚几天开始呢。"
何晓彤靠在沙发背上,也摇了摇头:“猝不及防啊。”
大家围着茶几坐了下来,眼神却都在偷偷地瞟那一叠信。
林子墨低头翻了翻,把自己那封挑出来,封口上写着她的名字,字体很工整。
“找到了。”
她低声说。
林皓也沉默着从中抽出一封。
苏清雅手指微颤地翻了半天,才从信堆中找到一封奶黄色信纸,却没有勇气抽出来。
“没人敢先来吗?”顾瑶咬着吸管喝了口冰水,笑容勉强地扬着,“不然,猜拳?”
没人应声。
她笑容一点点淡下去。
手中的信封似乎有千斤重。
宋越眼神从茶几上那堆信划过,又不动声色地停留在顾瑶脸上一瞬。
他深吸了一口气,低声说:“我来吧。”
宋越的声音平静,甚至带着一点点笑意,可手指拿起那封信时,指节紧绷。
信封被拆开,他抽出那张信纸,白底浅蓝横格,墨色的笔迹跳跃着带点俏皮的弯钩,很顾瑶的风格。
他读了出来。
【给宋越的介绍信:
见字如晤。
... ...以上是我想了两个小时才写出来的短短十一个字。
节目组让我写一封介绍信,说是为了让观众更了解前任之间的羁绊。
我详细地询问了具体的要求,在得知真的只是让我写一个简短的介绍信后,我反而下不去笔了。
思来想去不如不写为好。
当然了,如你所见,最后的我还是照做了(笑)。
既然这是节目环节,那就写一写吧,算是对我们之间那段“合作”关系的一次总结陈词,也趁机说说我的心里话吧。
因为宋越,宋先生你,确实是我生命中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
合理猜测一下,这封信会在节目进行的某一刻,被你猝不及防地读出来。
所以我还是写得客观一些,尽量以第三视角来描述吧。
宋越是什么样的人?
我非常公正的说:宋先生是一个极度理性、冷静,甚至近乎无情的人。
他做决定永远不拖泥带水,从不被情绪左右,也从不向情绪低头。
他懂规则,也制定规则,并能精准地预测别人的选择和妥协。
所以在他的世界里,很少有意外。
我恬不知耻的在这里写,我算一个意外吧。
我和宋越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合作”关系开始的。
那是一次饭局,一个我当时不想出席但被公司强行安排的饭局。
彼时的我刚拍完一部戏,前景未明,公司已经在筹划下一步打算。
那天喝得很多,环境嘈杂混乱。
我记不清自己说了什么,只记得他一直在看我。
后来经纪人告诉我,宋先生对我感兴趣,愿意出资源、投资项目,公司的意思是“这是一个机会”。
我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后来用“被包养”这个词形容我和宋越的关系。
它确实是事实层面上最简洁的说法,但不完整。
我清楚自己做了什么选择。
没有人拿刀架在我脖子上逼我点头。
我不是不知道这条路的代价,只是那时候的我,确实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他并不在乎我当时的情绪波动,也不关心我是不是愿意。
他提供了一切:剧本、团队、曝光度,乃至“保护伞”。
而我付出的,是听话、是顺从,是在镜头之外与他保持一种“隐秘”的关系。
我也清楚,宋先生为什么选择了我。
在他看来,我是适合“合作”的人。
可塑性强,有点演技,知道分寸,也够安静。
我不会乱来,不会添乱,不会纠缠。
用更通俗的话来说,我是那种识趣的人。
所以我们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明晰而清楚的。
他给的,我接受;我表现得好,他满意。
我们之间,从来不谈感情。
宋先生习惯用计划表处理生活,用合同思维面对一切关系。
甚至会在我拍戏空档时,发来一封“进度总结”,点评我这部戏目前的风格是否匹配市场口味。
在我看来,他非常理性。
理性到我有时都怀疑,宋越,宋先生是否真的具备谈恋爱的能力。
是不是有点自不量力?
宋先生是这个行业的高级玩家,而我,只是想赢一局的人。
合作关系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那期间,我没有太多拒绝的权力。
我的经纪人更愿意让我听从安排,她也握有一些足够让我保持沉默的东西。
我曾试图挣脱,却在现实面前一次次妥协。
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判断。
我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演员,也知道不能永远依附在“合作”之下。
所以我开始做一些准备:自己学管理、换团队、掌控社交节奏,甚至悄悄收集公司内部的黑料。
当我有能力正面应对经纪公司的压迫时,我选择了公开。
换来的,是公司对我彻底的抛弃——合同纠纷、对赌惩罚、风评重挫。
而在那之后,宋先生也抽离了对我的所有支持。
他并未干预,但我明白,他并不赞同我这条“破局”路径。
于是我们走向分岔。
这段关系从未有确切的开始,也没有隆重的告别。
我也没有再回头。
我凭借一部文艺片重新站稳脚跟,拿了奖,有了更明确的公众形象和话语权。
那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转正时刻——从某位投资人眼中的合作对象,变成了市场认可的演员。
宋先生曾试图重建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
用新的项目、更新的投资方式、甚至以“朋友”的名义。
我没有接受。
当然,我不是讨厌他。
我只是不想再走那条路了。
再谈谈他的私底下。
宋越是个生活极其简单的人。
他对饮食没什么要求,偏好清淡,不太吃甜食。
对穿着要求很高:剪裁合适,质地上乘,颜色统一。
他的习惯一以贯之,手机里所有软件都分类得整整齐齐。
他的日程表永远排得密密麻麻,他也不觉得累。
宋越不是一个会表达情绪的人。
我们之间唯一一次接近争吵的场面,也不过是我说我想休息一阵,不接戏。
他看了我一眼,只说了一句:“这是最好的时间窗口。”
我知道他的意思。
他觉得我应该抓住机会,而不是感情用事。
所以如果你问我,我们之间有没有“爱”。
我想了想,还是得实话实说。
大概或许可能也许,我们之间存在过“爱”。
但那个“爱”的形态,可能不是大多数人理解的样子。
他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牵过我的手,也没在我生日时送过花。
他的表达方式是,在我受网暴最严重的时期,让公司撤掉一批黑通稿;是在我演技被质疑时,推掉了原定的流量项目,换成更合适的文艺片资源。
完了,洗不白了,彻底坐实了我们之间包养的关系了(笑)。
不过,既然我能在你身边陪伴你七年,或许对于宋先生你而言,我也确实是比较独特的一个存在吧。
回顾我们的这段关系中,始终有一种微妙的不对等。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彼此之外了。
这档节目也许是一次新的碰面,但绝对不是什么重逢相爱的戏码。
我们之间没有未完成的结局,也不需要。
回归主题。
宋越绝对不是一个容易靠近的人。
但他是值得尊重的人。
这就是我对他的介绍。
——顾瑶】
信读完了。
客厅一时静得出奇,连刚才还隐隐作响的冰箱运作声都像是自动屏息了似的。
几人一时间有些沉默。
江洵低头摸了摸鼻尖,故作轻松的开口:“在电影里,知道太多的人会被杀人灭口。”
这句话显然让气氛缓和了不少,林皓也悄悄松了口气接话。
“我可以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吗?”
“没事的,写出来也没想着要瞒。”顾瑶笑着开口,安抚着其他人的情绪,“事情都过去了,况且我被全网黑的时候不是也被爆出我有金主嘛,喏,宋老师就是我的前金主大人。”
没人出声,连弹幕系统都安静了几秒钟,像在等待某种不可逆的情绪爆发。
而当事人宋越,依旧坐得笔直。
他将那封信折好,重新放回信封中,指尖极有分寸地压着信纸的边角。
他抬眼看顾瑶。
“在你眼里,我们的关系就是这样?”
声音不高,却仿佛让空气凝滞了半拍。
顾瑶靠在沙发背上,微微偏头,唇角弯起一个笑:“难道不是吗?”
她笑得轻松,像是从一场陈年旧梦中抽身的观众,审慎而克制地陈述一段曾经的剧情。
宋越没有说话。
他盯着顾瑶几秒,那一向平稳如止水的情绪终于微微泛起了点涟漪。
“这封信啊… …”顾瑶轻轻叹了口气,“也算是给我洗白一下。”
她语气像在说一件和自己毫无干系的事,“不过嘛,也只是我一面之词。节目组需要素材,我就给点素材。”
宋越看着她,终是气不过,笑了起来。
“你总是这样。”他开口,低声道,“清醒,得体,没有破绽。”
“谢谢夸奖。”
顾瑶也学着他的样子笑了笑,声音干净利落。
她没有回避他的眼神,却也没有多余的情绪流露出来。
宋越没再说话。
【所以… ...顾瑶写这么一段,不是实锤资源咖吗?】
【靠宋越那点关系在圈里混得风生水起,分手了又装清醒人设】
【这不就是实锤了?之前网上不是就扒过她关系背景吗】
【“洗白”两个字说得倒是坦然,挺会营销自己的】
【节目组是不是疯了请这种劣迹艺人?】
【影后就这?说到底还不是仗着前任有资本背景】
【别黑了,她那段时间全网群嘲的时候,不就是因为自折羽翼曝光前经纪公司吗?她被送到宋越的身边不也是因为前公司吗】
【说实话,感觉瑶瑶和宋越是有感情的,七年啊,身边就没换过人?】
【她是在用尽全力地保全体面… …】
【怎么感觉宋越听完有点破防了】
【笑死我了,什么叫在你眼里,我们的关系就是这样吗?不会在宋越眼里,他俩在谈恋爱吧】
【说实话,看过昨晚直播的都知道顾瑶对节目组安排并不知情,那不就是宋越的安排嘛,追妻火葬场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