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 学业评定大翻转章

第二章 学业评定大翻转

5

“检测到小组学术任务“商业案例分析报告”已完成。”

“正在进行组内贡献度评估......”

乔溪然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她旁边的张蔓和李薇也变了脸色。

“这......这个也能评估?”李薇小声说。

乔溪然很快镇定下来,她冷笑一声:“故弄玄虚。一个破APP,还想评估学术贡献?它看得懂论文吗?”

她的话音刚落,APP的下一条通知就弹了出来。

“评估模型已启动:基于校园网查重系统、个人文档编辑记录、资料库访问日志、小组讨论有效发言分析及最终成果关联度......”

一连串专业名词砸下来,乔溪然的脸色彻底白了。

几秒钟后,最终评估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发送到了我们四个人的手机上,同时,还有一份副本,直接发送到了授课教授的邮箱。

“小组作业贡献度评估报告”

“组员:林默。贡献度:92%。负责内容:项目框架搭建、全部资料搜集与分析、报告撰写、PPT制作。”

“组员:乔溪然。贡献度:3%。负责内容:最终上台展示(时长15分钟)。”

“组员:张蔓。贡献度:2.5%。负责内容:为乔溪然提取演讲稿。”

“组员:李薇。贡献度:2.5%。负责内容:为乔溪然提取演讲稿。”

“综合评定:该项作业由林默独立完成。”

“建议成绩分配:林默,A+。乔溪然、张蔓、李薇,成绩视为无效,建议重修。”

讲台上的教授,脸色已经从欣赏变成了震惊。

他点开邮件,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推了推眼镜。

“乔溪然同学,你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乔溪然的身体开始发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林默,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咬牙切齿地看着我。

“我什么都没干。”我平静地看着她,“我只是完成了我分内的工作。是APP在评估,不是我。”

“你少装蒜了!这个APP肯定跟你有关!”她压低声音,眼里满是威胁,“我告诉你,你别给脸不要脸。我现在就给你转一万块钱,你去跟教授说,那个报告是我们一起做的,你只是多做了一点点!”

我绕开她,准备离开。

“你!”她气得扬起了手。

巴掌没有落下来。

APP的警告音尖锐地响起。

“警告!检测到肢体冲突风险。若攻击行为发生,将启动一级警报,并自动联系校保卫处。”

乔溪然的手僵在空中,最终还是不甘地放下了。

最后教授找我们四个人谈了话,最终采纳了APP的建议。

我的成绩是A+,而她们三个,那门课的成绩记为零分,必须重修。

这件事迅速传遍了整个学院。

乔溪然成了最大的笑话。

曾经跟在她身边的张蔓和李薇,也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她。

6

在一个周末的深夜,寝室楼里突然响起刺耳的火警警报。

我们被惊醒,浓烟从走廊灌了进来。

“着火了!着火了!”

楼道里一片混乱,尖叫声和奔跑声混杂在一起。

我第一时间拉着还没反应过来的张蔓和李薇,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压低身体往外冲。

乔溪然却愣在原地,抱着她的名牌包,尖叫着给她爸爸打电话。

“爸!学校着火了!你快来救我啊!我不想死!”

火情很快被控制住了。

只是虚惊一场,是隔壁寝室有人用违规电器导致线路短路,冒了些浓烟。

回到寝室,宿管阿姨正在挨个排查。

查到我们寝室时,一眼就看到了乔溪然桌上那个功率就超标的卷发棒。

尽管这次火灾与她无关,但她还是因为使用违规电器,被全院通报批评,并扣除了学分。

APP的通知也紧随其后。

“检测到乔溪然女士在寝室内存放并使用大功率违规电器,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罚款1000元。”

“此行为严重违反“消费AA协议”中的安全条款,APP将上调对乔溪然女士的风险监控等级。”

一千块的罚款,让乔溪然彻底崩溃了。

她冲着我嘶吼:“又是你!一定是你跟宿管告的密!”

张蔓和李薇默默地站到了我身边。

“溪然,够了。”张蔓小声说,“这次真的不关林默的事,是宿管自己查出来的。”

“你们!”乔溪然不敢置信地看着昔日的跟班,“你们也帮着她?我平时对你们那么好,请你们吃饭,给你们买东西!”

李薇低着头说:“可你从来没把我们当朋友,我们就像你的丫鬟。而且......我们不想因为你再被扣分了。”

乔溪然彻底孤立无援。

从那天起,张蔓和李薇开始主动承担寝室的打扫工作,甚至会小心翼翼地问我,作业上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她们开始意识到,在这个寝室里,抱紧我的大腿,远比跟着乔溪然有前途。

乔溪然的校园卡很快就因为余额不足而被冻结了。

她不能去食堂吃饭,不能去图书馆借书,甚至连寝室的门禁都刷不开。

她不得不放下高傲的姿态,向她父亲求助。

电话里,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控诉着我和那个APP。

她父亲大概是被她哭烦了,只说了一句:“一个APP就把你折腾成这样?乔家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然后,给她转了一大笔钱。

有了钱,乔溪然的底气又回来了。

她看着APP里每天的扣款信息说:

“罚吧,我倒要看看,是我有钱,还是你这个破APP能罚。”

同时乔溪然还找到了APP的漏洞。

她开始在寝室里喷洒一种极其昂贵的香水,味道浓郁到刺鼻。

她说:“这是我的私人用品,我喷我自己的香水,总不犯法吧?”

我确实对这种味道过敏,闻了就会头晕恶心。

我向APP提出了申诉。

APP的回复是:“气味属于主观感受,难以量化。无法进行裁定。”

那几天,我只能整天戴着口罩,寝室的窗户二十四小时开着。

我以为,这场战争会这样一直僵持下去。

直到期末,学期总账单的生成。

7

学期最后一天,APP推送了一条特别通知。

“学期结算报告正在生成中,预计三小时后发布。”

“报告将包含本学期所有消费、劳务、罚款及补偿明细,并进行最终清算。”

乔溪然显得异常紧张。

这一个学期下来,她被罚的钱加起来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

她不断地刷新着手机,嘴里念念有词:“我就不信了,我还能欠她钱不成?”

张蔓和李薇也坐立不安。

虽然她们后期已经“改邪归正”,但前期跟着乔溪然做的那些事,依然还是被罚了不少钱。

只有我,平静地收拾着行李。

这个寝室,我一天也不想多待。

三个小时后,一份长达数十页的PDF文件,发送到了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里。

标题是:《20XX学年第一学期404寝室AA制生活最终清算报告》。

乔溪然迫不及待地点开,当她看到最后一页的总账时,整个人都呆住了。

“最终清算结果”

“乔溪然:应补缴罚款及劳务费用共计:68,560元。”

“张蔓:应补缴罚款及劳务费用共计:3,120元。”

“李薇:应补缴罚款及劳务费用共计:2,980元。”

“林默:应收补偿款及劳务费用共计:74,660元。”

“六万八?!”乔溪然尖叫着,“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怎么会欠她这么多钱!”

她发疯似的往前翻,查找明细。

报告里,每一笔开销,每一次劳动,每一次罚款,都记录得清清楚楚,甚至附上了时间、地点和证据链接。

她买的戴森吸尘器,每天都在产生3元的“公共空间占用费”,一个学期下来,就是三百多。

她喷的那些昂贵香水,虽然没有被罚款,但APP根据成分分析,将其定义为“非必要性奢侈品”,产生的气味污染,导致我必须24小时开窗通风,造成了寝室热量流失。

“根据本市冬季供暖标准,乔溪然女士需为额外的热量损失支付补偿金:28850元。”

最后,她翻到了来自报告的附录。

“附录一:关于“绝对公平”APP”

“本APP由星河科技实验室开发,旨在探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社会契M约关系中的应用。404寝室为首批内测单位。”

“开发者:林澈。”

乔溪然看到这个名字,猛地抬头看我,颤抖地问:“林澈......是你什么人?”

“他是我哥。”我淡淡地说。

乔溪然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瘫坐在椅子上。

林澈,计算机系传说中的大神,大二就拿遍了国内外所有编程大赛的奖项,大三被保送直博。

她终于明白,她从一开始,就挑错了对手。

“我......我不服!”她做着最后的挣扎,“这是你们兄妹俩设的局!我要去学校告你们!”

8

我拿出手机,点开APP,播放了最后一段录音。

那是开学第一天,她逼我签下协议时,意气风发的声音。

“我倒要看看,在绝对的公平下,你这种穷鬼能占到我多少便宜!”

录音播放完毕,APP弹出最后一条信息。

“本协议由乔溪然女士主动发起,全体成员签字确认,具备法律效力。如对结算结果有异议,可向星河科技法务部提起申诉。”

“友情提示:本APP所有数据均已在区块链进行公证。”

“六万八千五百六十元......”

乔溪然失神地念着这个数字,死死地盯着我:“林默,算你狠。”

我把最后一件衣服放进行李箱,拉上拉链。

“协议是你定的,现在,只是履行协议而已。”

“我没钱!”她突然喊道,“我卡里没钱了!我爸把我的卡停了!”

“检测到乔溪然女士账户余额不足以支付欠款。”APP的提示音不合时宜地响起,“将在24小时后启动B计划。”

“B计划?什么B计划?”乔溪然紧张地问。

“B计划:将欠款事实及详细账单,以挂号信的形式,邮寄至欠款人父母的工作单位及家庭住址。”

乔溪然的父亲是本市有名的企业家,最好面子。如果这封信寄到他公司,让他所有下属和生意伙伴都知道,他的宝贝女儿在学校里因为占同学便宜欠了钱......

乔溪然不敢想象那个后果。

她彻底慌了,第一次用近乎哀求的语气对我说话:“林默,我求求你,你跟你哥说一下,让他把这个APP停掉好不好?钱我会想办法还你,你给我一点时间。”

“抱歉,我哥说,程序一旦启动,就无法人为干预。”我看着她,“这是为了保证绝对的公平。”

那封挂号信,还是寄出去了。

她父亲收到信后,雷霆大怒,亲自来了一趟学校。

但他不是来为女儿出头的,而是来道歉的。

他找到了我们学院的领导,也找到了我,态度诚恳地替女儿的无知道歉,并当场把欠我的钱,双倍转给了我。

“林默同学,是我教女无方,给你添麻烦了。”那位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中年男人,在我面前姿态放得很低,“这孩子从小被我们惯坏了,不知天高地厚。这次的事,对她也是个教训。”

我没有收他多给的钱,只拿了该拿的部分。

“叔叔,我希望她能明白,尊重是相互的。”

他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乔溪然被她父亲带回家,办理了休学手续。

听说,她被送到了国外一个以严格著称的寄宿学校,所有的零花钱都要靠自己劳动去赚。

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白富美,就这样从我的世界里彻底消失了。

9

乔溪然的离开,让寝室里弥漫已久的紧张空气瞬间消散。

张蔓和李薇的转变最为明显,她们不再小心翼翼,而是真诚地向我表达了歉意,并主动承担起寝室的各项事务。

她们开始在我学习时轻手轻脚,甚至在我熬夜赶作业时,会悄悄给我送来热牛奶和水果。

我感受到了久违的轻松,也开始和她们分享一些生活中的小乐趣,寝室变得温馨起来。

我的学业也因此更加顺利,教授们对我的报告和展示赞不绝口,我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并被推荐进入了几个重要的科研项目。

“林默,你真是我们组的福星。”我的项目导师在一次会议后,拍着我的肩膀感叹。

校园里关于“绝对公平”APP的讨论,却是越来越多了。

先是隔壁寝室,因为垃圾分类问题引发争执,最终也引入了APP来裁决,结果也如我们寝室一样,有人因此付出了“代价”。

接着是社团活动、小组聚餐,甚至情侣之间,都开始有人尝试使用这个APP来解决各种“AA”问题。

校园论坛上每天都有新的“AA奇葩事件”被曝光,有人因为没及时归还室友的充电线被罚款,有人因为聚餐时多吃了一块肉而需额外付费。

有一次,我听到两个男生在食堂里争论,一个指责另一个多喝了半瓶水,另一个则反驳对方多吃了两粒米,最后他们掏出手机,启动了APP。

这种近乎荒诞的“公平”引发了热议,也引来了校方的关注。

校方召开了几次会议,试图干预,但APP的创始人林澈却巧妙地避开了所有直接冲突。

他将APP定位为“学生自愿使用”,并强调其“区块链公证”的不可篡改性,让校方无从下手。

当然,也有一些自作聪明的人,试图寻找APP的漏洞。

我曾收到一条陌生消息,是一个外系的男生,他声称自己发现了一个“刷钱”的方法,想让我帮忙测试。

他说只要利用APP的计算偏差,就能在AA中多扣别人的钱。

我没有回复,只是将信息转发给了我哥。

第二天,APP就发布了更新邮件,修复了所有已知的计算偏差,并对恶意利用漏洞的行为进行了严厉警告。

那个男生的校园卡很快就被冻结了,理由是“涉嫌欺诈”。

APP的每一次更新,都让它变得更加智能和完善,也让那些试图钻空子的人无计可施。

校园里,“绝对公平”APP成了检验人性的试金石。

10

随着学期的结束,林澈的“绝对公平”APP也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对这款在校园里引起轰动的APP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他们认为这款APP在人际关系管理和社会契约实践方面,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应用潜力。

林澈受邀进行了多次演示和洽谈,最终,他将APP的知识产权以一个令人咋舌的价格出售给了那家公司,并受聘成为其核心研发团队的负责人。

他打电话给我时,语气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兴奋。

“林默,你看,我们的‘绝对公平’,终于被更多人看到了。”

我为他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感到庆幸,庆幸我有一个如此优秀,且愿意为我出头的哥哥。

我告诉他,我打算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因为我发现自己对数据分析和心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你做什么都好。”林澈在电话那头笑了,“只要你开心,一切都是公平的。”

我的大学生活,因为“绝对公平”APP的出现,而变得与众不同。

我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逆来顺受的小镇女孩,我学会了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如何在看似不对等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公平。

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力量,那种力量让我相信,未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我都能从容应对。

偶尔,我会从张蔓和李薇那里听到一些关于乔溪然的消息。

听说她在国外的寄宿学校过得并不如意,失去了家族的庇护和金钱的支撑,她不得不自己去打工,去适应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她再也不是那个颐指气使的白富美,而是要为每一分钱的收入而努力。

“她现在过得可惨了,听说连洗碗都要算时薪。”张蔓在电话里幸灾乐祸地说。

对我而言,那段AA制室友的经历,就像一场特殊的成人礼。

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公平,不是靠施舍和妥协得来的,而是要靠规则和勇气去争取。

我将行李箱彻底清空,把所有物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窗外阳光正好,照亮了我的书桌,也照亮了我充满希望的未来。

我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崭新的生活。

我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用我自己的方式,去定义属于我的“绝对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