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故事的结尾,小影发现,当她鼓起勇气把那些“星星”轻声说出来,哪怕声音很小,世界也会温柔地亮起一盏灯,专门为她而亮。第二天,当我把这个专属的故事磕磕巴巴讲给小雨听时,她仰着小脸,眼睛瞪得圆圆的,里面像落进了碎钻,闪闪发亮。隔天下午的绘画课,她竟然第一次,用细细的胳膊,把那本画着“小影”历险记的简陋练习册高高地举过了头顶!那一刻,她脸颊上飞起的红霞,比我见过的任何晚霞都动人。

离别的日子终究像山间的雾气一样,无声无息地漫上来,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最后那个清晨,天刚蒙蒙亮,山间浮动着清冷的薄雾。我收拾好简单的行囊,推开宿舍吱呀作响的木门,脚步却猛地钉在了原地。 门口的空地上,孩子们一个挨一个,像一丛丛安静的小蘑菇,早就等在那里了。他们的小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困倦、不舍和某种下定决心的郑重。小雨站在最前面,眼睛红得像小兔子,她双手紧紧捧着一卷东西,递到我面前。 “哥哥,”她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却努力扬得高高的,“这个……给你!” 我蹲下身,小心地展开那卷粗糙的画纸。画面上,漆黑的夜空布满了用黄色蜡笔用力涂抹出的、大大小小的星星,笨拙却明亮。星空下,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身影蹲着,正仰头指着天空。他身边,围着几个小小的、手舞足蹈的孩子剪影。

画的右下角,是几行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极其认真的铅笔字:“子昂哥哥,你讲的故事像光。小雨、阿强、妞妞……都想你。” 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上我的眼眶,鼻尖酸涩得厉害。我用力眨了眨眼,把那份湿意逼回去,喉头像是被什么哽住了,只能伸出手,极其轻柔地,挨个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阿强吸溜了一下鼻子,瓮声瓮气地说:“哥,你下次还来吗?我……我让奶奶给你留最大的烤红薯!”妞妞紧紧攥着我的衣角,眼泪吧嗒吧嗒掉在尘土里,砸出小小的深色印记。小雨仰着脸,小声却清晰地说:“哥,我不怕了……像小影一样。” 回程的大巴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窗外熟悉的葱茏山色急速倒退。我靠在并不舒适的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一遍遍抚摸着夹在书页里的那张小小的志愿者证。硬质的卡片边缘有些磨损,上面印着我的名字和“萤火计划优秀志愿者”几个朴实的红字。

指尖传来卡片微微粗糙的质感,心里却像被山涧清泉洗过,沉甸甸地踏实,一种从未有过的、温热的充实感弥漫开来,远比看到任何一张高份成绩单都来得更汹涌、更真实。车窗玻璃映出我的脸,嘴角竟不自觉地向上弯着。原来,这世上有些“分数”,真的无法印在纸上,却能刻进心里。 推开家门,迎接我的不是久别重逢的温暖,而是一场积蓄已久的风暴。客厅里,母亲像一尊冰冷的雕塑端坐着,茶几上赫然摊着剑桥大学那个竞争激烈的专业的招生简章,还有一份打印出来的、我的竞争者们的履历分析——上面用刺目的红笔圈出了几个远超我的竞赛奖项和近乎完美的分数。

“你还知道回来?”母亲的声音像淬了冰的刀子,每一个字都刮得人耳膜生疼,“看看!看看人家都在干什么!顶尖竞赛金奖!论文发表!你呢?你宝贵的二十天,就换来这么一张破纸?”她的目光锐利地刺向我还没来得及收起的背包,仿佛能穿透帆布,钉死那张她深恶痛绝的志愿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