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二天一早,林秋生被一阵敲门声吵醒。打开门,看见老村长站在门口,脸色比昨天更难看了:“秋生,出事了。”出事的是村里的狗蛋。

狗蛋是村里的半大孩子,十四岁,性子野,昨天听林秋生说去了狐仙祠,觉得新鲜,今天一早就偷偷上山了,说是要去“抓狐狸”,可到了中午还没回来。他娘急得不行,在村里喊了一圈,没人看见,最后想起林秋生说的狐仙祠,腿一软就坐在了地上。

“这孩子,怎么就不听话呢!”狗蛋娘抹着眼泪,拉着林秋生的胳膊,“秋生同志,你去过那祠堂,你能不能带我去找找?求你了,要是狗蛋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啊!”

林秋生看着她哭红的眼睛,又想起老村长昨晚的话,心里有些犹豫。可他不能见死不救,而且,他也想再去祠堂看看,昨天那些诡异的痕迹,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婶,你别着急,我跟你去。”林秋生回屋拿起帆布包,又找老村长借了把柴刀,“叔,你跟我们一起吧,多个人多个照应。”

老村长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点了头:“行,我跟你们去。不过咱们说好,到了祠堂门口,要是没看见人,就赶紧回来,别进去。”

三人沿着昨天林秋生走的路往山上赶,狗蛋娘一路都在喊“狗蛋”,声音带着哭腔,在山间回荡,却没得到任何回应。山里的雾比昨天更浓了,能见度不足五米,林秋生拿着罗盘,小心翼翼地辨别方向,生怕走岔了路。

走了大约两个小时,终于到了鹰嘴崖。崖壁陡峭,上面长着些低矮的灌木,雾气在崖下翻滚,像是深不见底的深渊。过了崖,再走十几分钟,就看见那座狐祠了。

和昨天一样,祠堂门口的供桌上,那盏青瓷碗还在,碗里的黑色液体少了些,旁边的铜钱不见了一枚。地上的松针依旧新鲜,像是刚铺上去的。可最让林秋生心头一紧的是,供桌前的泥地上,多了一只红色的塑料凉鞋——是狗蛋的,昨天他在老村长家见过。

“狗蛋!狗蛋!”狗蛋娘看见凉鞋,疯了似的冲向祠堂,刚要跨过门槛,就被老村长拉住了。

“别进去!”老村长的声音有些发抖,“你看那门后!”

林秋生顺着老村长的目光看去,只见祠堂的门后,挂着一件蓝色的校服,衣角垂在地上,沾着泥点——那是狗蛋昨天穿的衣服。衣服旁边,还放着一个半旧的弹弓,是狗蛋最喜欢的玩具。

可祠堂里空荡荡的,没有狗蛋的身影,只有那尊狐像立在石台上,眼窝里的红珠泛着幽幽的光,像是在盯着门口的三人。

“狗蛋!你出来啊!娘不怪你了,你快出来!”狗蛋娘趴在门槛上哭,手伸进去想够那件校服,却被林秋生拉住了。

“婶,别碰里面的东西。”林秋生的声音有些沉,他注意到,那件校服的衣角上,沾着几缕浅棕色的毛发,和昨天他在狐像爪子上看见的一模一样。而且,祠堂的地面上,除了狗蛋的脚印,还有一串更小的脚印,从门后延伸到狐像前,像是有个小个子的东西,跟着狗蛋进了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