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的眼泪,硬生生被他这句话逼了回去。她死死咬住下唇,尝到一丝血腥味。他说的……残酷,却是事实。观众凭什么要为她的苦难买单?他们要的是好的产品,好的体验。
一股憋屈又无力感攫住了她。她恨顾言泽的刻薄,却又无法反驳他的逻辑。她像一头困兽,在愤怒和绝望之间挣扎。
接下来的几天,成了两人无声的战场。林小满憋着一股劲,按照顾言泽那些“毒舌建议”,一点点改造。她熬夜收拾店铺,把背景清理得干净温馨;她研究产品摆放,力求每一帧画面都赏心悦目;她对着镜子练习笑容,哪怕心里再苦,也要在镜头前展现最好的状态。
而顾言泽,则像个严苛到不近人情的监工。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解说,甚至每一个眼神,都可能引来他毫不留情的点评。
“镜头角度太低,显得点心扁平,缺乏立体感。抬高15度。” “解说词冗长,重点不突出。提炼核心卖点,三句话内抓住眼球。” “互动太被动!粉丝提问要第一时间回应,设计话题引导讨论!”
林小满一边被气得牙痒痒,一边又不得不偷偷记下他的话。神奇的是,当她真的按照他的建议去调整,直播间的专业度真的在提升。那些挑剔的弹幕少了,夸奖的多了,销售额也开始缓慢但坚定地爬升。
这种“斗智斗勇”的关系,微妙得让林小满自己都说不清。她用自己理解的“人情味”和“故事性”去对抗他的“商业逻辑”——她会花很长时间讲一块点心背后的故事,讲父亲的手艺,讲街坊邻里的回忆。而顾言泽,则用他精准的“毒舌指导”和若有若无的“资源暗示”来试图让她“就范”。
“你的故事讲得不错,但缺乏‘记忆点’和‘传播性’。需要提炼核心IP。”他点评道。 “你的手艺有温度,但缺乏‘标准化’和‘效率’。规模化运营是基础。”他毫不留情。 “供应链解决了吗?我可以介绍几家优质的原料商给你……当然,前提是,你考虑清楚‘蜜语时光’的未来方向。”他话锋一转,又抛出诱饵。
林小满心里清楚得很,他说的“未来方向”,就是放弃独立,融入他的“悦享甜”帝国。每一次交锋,都像在走钢丝。她既想利用他的专业能力让店铺活下去,又害怕在不知不觉中被他同化,失去“蜜语时光”的灵魂。
压力和冲突,在一次次碰撞中累积。林小满的神经绷得像即将断裂的弦。她觉得自己快要被撕裂了——一边是沉重的债务和生存的压力,一边是父亲的心血和店铺的温情。顾言泽就像一个巨大的旋涡,带着强大的引力,不断拉扯着她。
这天晚上,她尝试直播一款父亲最拿手的“云朵舒芙蕾”。这款点心对火候、手法要求极高,极不稳定,是父亲晚年才琢磨透的绝活。林小满虽然学过,但成功率一直不高。
直播开始,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分离蛋白、打发、拌入面糊……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然而,当舒芙蕾送入烤箱,她紧张地盯着屏幕,祈祷着奇迹发生。
弹幕里,观众们也很期待: “哇,是舒芙蕾!主播加油!” “看着就好蓬松,期待!” “这步骤好复杂,主播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