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回到阿桃的住处,阿桃早已焦急守候,见她安然无恙,闻其医术获赏,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拍手笑道:“我就知道你定能行!林薇,他日你若开设医馆,我必鼎力相助!”

林薇看着阿桃真诚的笑脸,心里暖了暖。穿越到陌生的唐朝,有这样一个真心待她的朋友,或许不是坏事。

第二章 天花惊魂,医心共守

林薇连着三日去将军府换药,萧策腿上的伤口愈合得愈发好 —— 原本外翻的皮肉已慢慢合拢,红肿消退不少,连负责煎药的将军府仆妇都忍不住夸:“林姑娘的方子真灵,前几日将军还疼得睡不着,这两天倒能靠在榻上看兵书了。”

每次换药,萧策总会让侍卫多备些东西:有时是两匹柔光缎(西市最好的料子,做襦裙正合适),有时是一小罐西域进贡的葡萄干(阿桃上次尝过,说比江南的蜜饯还甜)。林薇两次欲拒还迎,萧策却只是轻轻一笑,淡然说道:“你救我一命,这些不过是聊表谢意罢了。” 她拗不过,便把缎子裁了,给阿桃做了件新襦裙,领口绣上阿桃最爱的海棠纹。

“这…… 这真是给我的?” 阿桃捧着新裙子,眼圈泛红,手指反复摩挲着裙摆,“我长这么大,还没穿过这么好的料子。” 她爹娘早逝,在胭脂铺做活时,穿的都是洗得发白的旧衣,掌柜的还总克扣工钱,哪受过这样的待遇。

“咱们是好朋友啊。” 林薇帮她系上腰带,笑着打趣,“等以后咱们开了医馆,我再给你做件石榴红的,更衬你。”

这句话如同一粒希望的种子,悄然在两人心中生根发芽。往后几日,林薇用萧策给的赏钱,在西市租了间小铺子 —— 铺子挨着阿桃之前做工的胭脂铺,不足两丈宽,却带着个小后院,正好用来晒药材。阿桃干脆辞了胭脂铺的活,天天来帮着收拾:擦净柜台的浮尘,把甘草、薄荷、金银花分门别类装在陶罐里,还在门楣上挂了块木牌,用炭笔写着 “林氏医馆”,歪歪扭扭的字里满是期待。

医馆开张那天,没办什么仪式,却来了不少街坊。有之前见过林薇救萧策的,也有听胭脂铺掌柜说起 “能治急病的小姑娘”,都想来看看。林薇身着阿桃精心缝制的淡蓝色襦裙,端坐于柜台之后,纤细的手指轻轻搭在前来问诊老人的腕上,细心聆听。另一边,她温柔地哄着哭闹不止的孩童,递上安神薄荷水,那清凉似乎能瞬间抚平孩子的焦躁。阿桃则在一旁忙碌地穿梭,时而递上药材,时而认真记录病症,额间细汗微现,嘴角却挂着温暖的笑意,眉眼弯成了月牙状。

变故发生在开张后的第五天。

那天午后,西市突然乱了起来,哭喊声从街那头传过来,伴着官差的呵斥:“都离远点!别凑过来!” 林薇正给一个妇人诊脉,听见动静,心里咯噔一下 —— 这哭声太慌了,不像是普通的争执。

“我去看看!” 阿桃放下手里的药包,刚要掀帘子,就见一个穿着粗布衫的男人抱着孩子冲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夫!求您救救我闺女!她烧得厉害,身上还长了红疹子!”

林薇赶紧起身,掀开孩子的衣襟 —— 只见女童胸口、胳膊上满是淡红色的斑疹,有的已经开始化脓,额头烫得吓人。她心里一沉,意识到这些症状与天花相符,这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衣物、被褥等物品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