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之上,知柔举止得体,谈吐不俗,加之衣着华美却不失雅致,果然引来不少关注和赞誉。几位与林家相熟的清流夫人更是拉着她的手夸赞不已。永昌侯府世子夫人容貌才情俱佳的消息,悄悄在命妇圈中传开。
王氏听着周遭或真或假的奉承,面子上颇有光彩,但回府的路上,车内气氛却降到了冰点。她知道,自己又被这个看似柔顺的儿媳不动声色地摆了一道。
第二回合,知柔兵行险着,以自损八百的方式,勉强扳回一城。但婆媳间的硝烟味,愈发浓重了。
第三折 表亲来袭暗潮涌
五月榴花照眼明,侯府却迎来一位不速之客——王氏娘家嫡亲的侄女,王雯姐。
这位王小姐年方十七,父亲是王氏的嫡亲兄长,任着从四品的知府,家世也算不错。她生得杏眼桃腮,身段丰腴,嘴又极甜,一口一个“姑母”,哄得王氏连日来脸上多了不少笑容。
知柔却敏锐地察觉到,这位表妹看自己夫君赵泉进的眼神,总带着那么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黏黏糊糊,欲语还休。她私下让云袖一打听,果然,云袖忿忿地回报:“小姐,打听清楚了!原来夫人早年竟有意亲上加亲,属意这位表姑娘做世子夫人的!只是后来...后来世子爷坚持要求娶您,这事才作罢。表姑娘这次来,怕是没安好心!”
知柔心下冷笑,原来还有这层缘故。怪不得婆婆看她百般不顺眼,原来是挡了人家娘家侄女的路。
王雯姐果然不是个省油的灯。自她来了,便日日黏在王氏身边,不是捶腿就是捏肩,变着法儿地哄王氏开心,时不时还要旁敲侧击地给知柔上眼药。
“姑母,您这皮肤真好,用的什么香膏?不像表嫂,年轻轻的,听说每日光搽脸就要用上五六种香膏子呢,可真真是...精致。”
王雯姐的到来,像一块投入本就暗流汹涌湖面的石头,激起了更大的涟漪。她仗着是王氏嫡亲的侄女,又揣着几分曾被属意过世子妃位份的心思,在侯府里俨然以半个主子自居,对知柔这个正牌世子夫人,面上客气,眼底却藏着不服与嫉恨。
这日,王氏似乎心情不错,当着知柔和雯姐的面,对赵泉进道:“雯姐难得来京城一趟,你得了空,也多带她出去走走,见识见识京中的繁华。”
赵泉进随口应下。王雯姐立刻飞红了脸,娇声道:“多谢表哥,只是怕耽搁表哥正事,也劳烦表嫂...”
知柔心中警铃大作,让她丈夫单独带个对他有心思的表妹出门?她岂能放心。她立刻笑道:“母亲说的是。夫君平日公务繁忙,难得休沐,不如过几日休沐,我们一同陪表妹去大相国寺上香?听闻那里的素斋是一绝,正好也让表妹尝尝。”她巧妙地将“单独”变成了“一同”,既全了婆婆和丈夫的面子,也杜绝了后患。
王氏瞥了她一眼,没反对。赵泉进也觉得这安排甚好。
王雯姐眼底闪过一丝失望,随即又笑道:“那真是太好了!早就听闻大相国寺香火鼎盛了。”
事情似乎就此定下。然而次日,王氏却将知柔叫到跟前,递过一张对牌:“雯姐初次来,你明日带她去锦翠阁挑几件像样的首饰头面,账记在公中便是。莫要小家子气,让人看了笑话我们侯府刻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