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雾州的秋雾总裹着化不开的湿意,镜湖壹号院 1602 室的落地窗外,湖水泛着冷光,新换的空气净化器飘出柠檬香,却压不住那丝若有若无的焦糊味。试睡员陈砚拖着行李箱踏入房间时,本以为只是又一次寻常的 “房屋安心评估”—— 直到深夜的客厅空调传来 “滋滋” 异响,他在叶片后摸到带着刺骨寒意的粉色发绳,再抬眼,儿童房的月亮灯下,竟晃过一个穿粉色连衣裙的小小身影。三天试睡时光,藏在湖景日常下的,是半年前那场 “天然气爆炸” 未说出口的真相,和他最终选择隐瞒的、关于怨念的秘密。

陈砚的手机在雾州的秋雨天里震动时,窗外的镜湖正飘着一层薄如蝉翼的雾。玻璃上凝着细密的水珠,把楼下的梧桐叶晕成模糊的绿影,他指尖划过屏幕上陌生的号码,指腹还残留着笔记本纸张的粗糙触感 —— 那本深棕色封皮的笔记本里,记着他三年来接手过的所有房子,从老城区爬满青苔的砖墙老宅,到新区刚交付的 loft 公寓,每一页都写着地址、房主信息,还有一行只有他能看懂的批注:“无执念,老人寿终”“次卧有冷感,怨灵已散”“儿童房有钢琴声,七岁女童,可安抚”。

他按下接听键,听筒里传来的男声裹着雨丝般的局促,背景里能听到咖啡馆的爵士乐,混着杯碟碰撞的轻响。

“请问是陈砚先生吗?我…… 我是顾晏,从朋友那儿拿到您的联系方式,听说您做‘房屋安心评估’?”

陈砚靠在藤椅上,目光越过窗台,落在镜湖对岸的雾州壹号院 —— 那是雾州最顶级的湖景公寓,灰蓝色的外立面在雾里像蛰伏的巨兽,均价早已突破每平米六万,能住在那儿的,非富即贵。他指尖摩挲着笔记本边缘,声音平静得像镜湖的水:“是我。您的房子有问题?”

“是、是壹号院的房子,1602 室,” 顾晏的声音突然拔高,又飞快压低,像是怕被旁人听见,“半年前家里出了点事,现在想搬回去,可心里总不踏实…… 想请您来试住几天,看看…… 到底安不安全。”

“试睡。” 陈砚替他补完后半句,“时间、房子情况,您说说。”

顾晏报信息时,陈砚的笔尖在笔记本上顿了顿。1602 室,三室两厅,138 平,现代极简风,半年前 “天然气泄漏引发爆炸”,顾晏的父母、妻子沈曼、五岁的女儿念念,都没救回来。“我那天有个重要的酒局,在外地,凌晨才回来,” 顾晏的声音带着哭腔,“消防员说是管道老化,可我总觉得…… 总觉得房子里还有她们的影子,不敢住。”

陈砚 “嗯” 了一声,没追问。他做这行四年,见过太多像顾晏这样的人 —— 把愧疚藏在 “害怕” 里,把逃避裹在 “不安” 里,那些没说出口的秘密,比怨灵的怨念更沉,会像霉斑一样,死死粘在房子的墙缝里。

“住三天够吗?酬劳我给三倍,” 顾晏急切地说,“只要您说安全,我就放心了。”

“明天上午十点,壹号院北门见。” 陈砚挂了电话,翻开笔记本最新一页,写下 “雾州壹号院 1602,顾晏,天然气爆炸,三死一存”,末了画了个小小的问号。

他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八岁那年在老家的河塘里溺水,被捞上来时断了气,奶奶抱着他哭了半个钟头,他却突然睁开眼 —— 从那天起,他就能看见 “它们” 了。邻居家早逝的老爷爷,总坐在门槛上抽旱烟;医院走廊里的女人,盯着新生儿保温箱掉眼泪;还有一次在老图书馆,他看见个穿蓝布衫的姑娘,蹲在书架前翻一本掉了页的诗集,手指穿过书页,什么都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