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李哲心底冷笑了一声。
隔天,他“无意中”在宿舍楼道里遇到了张薇的同班同学,也是学生会的另一个干部赵强。赵强看到他,眼神复杂,最终还是把他拉到一边。
“李哲,你也别太……唉,张薇她……”赵压低了声音,“她昨天回宿舍拿东西,眼睛都是肿的,哭了一晚上呢。我们看着都心疼。你说你……干嘛非要惹她呢?那个保研名额,院里基本上内定就是她的了,你争不过的……”
李哲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声音闷闷的,带着恰到好处的沙哑和不甘:“……赵哥,我知道我争不过。但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王教授那事之后,名额不就空出来一个吗?我以为我有机会……”
赵强脸上掠过一丝不自然,左右看了看,声音更低了:“嘘!别提王教授那事!那是高压线!谁碰谁死!”他拍了拍李哲的肩膀,语气带着点怜悯,“行了,别想了。现在闹成这样,更没戏了。赶紧想办法怎么让张薇消气才是正经,不然真开除你,你档案就完了!”
李哲诺诺地点头,一副被打垮了的样子。
等赵强走远,他抬起头,眼底没有一丝波澜。
鱼儿,闻到饵的味道了。
他回到宿舍,反锁上门,从加密文件夹里调出另一段音频——那是他前几天故意在图书馆“偶遇”张薇的闺蜜刘璐时,引导她说出的一些关于匿名信调查进展的“内部消息”片段,经过剪辑,拼接上赵强刚才那些话里敏感的部分,尤其是那句警惕的“高压线”。
一段新的、充满暗示性的音频文件生成了。
他登录了一个新注册的、没有任何个人信息的邮箱账号,将这段音频发给了校园论坛里一个以喜欢爆料而闻名的公共邮箱。
然后,清除所有痕迹,关机。
像一头潜伏在暗处的猎豹,耐心地等待着猎物被自己放出的烟雾弹搅扰得心神不宁。
第二天,校园论坛的一个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新帖开始悄然流传。
标题是:“理性吃瓜:关于某院保研风波和之前某教授事件的几点无法忽视的疑问(音频证据)”
帖子内容写得很克制,甚至有些含糊其辞,但提出的几个时间点和逻辑链上的疑点却像一根根细小的刺。尤其是那段经过处理的音频里,赵强那句突兀的“别提王教授那事!那是高压线!谁碰谁死!”,被反复强调播放。
这帖子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一开始涟漪不大,却开始悄无声息地扩散。
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下面积累:
“确实……时间点太巧了。”
“匿名信的事最后好像也不了了之了,学校压下去了?”
“如果保研名额早就内定是张薇,她有必要用这种极端方式搞李哲吗?逻辑不通啊。”
“细思极恐……那封匿名信……”
李哲躺在床上,刷着论坛里逐渐开始转向的评论,嘴角勾起一个冰冷的弧度。
他知道,张薇一定也看到了。
以她的性格和多疑,绝不会无动于衷。
他只需要等她下一步的动作。她越慌,破绽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