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在最底层的角落里,她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深蓝色玻璃瓶。瓶身比其他瓶子更厚重,瓶口塞着橡木瓶塞,周围缠着几圈麻线,显然是被精心密封过的。瓶底沉着些黑色的沉淀物,像凝固的墨汁。林晚秋小心翼翼地拔开瓶塞,一股淡淡的苦杏仁味飘了出来,气味微弱却异常刺鼻。

“氰化物?”这个念头让她浑身一僵,手一抖差点把瓶子摔在地上。她赶紧把瓶塞塞回,将瓶子放回原位,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不止。祖母为什么会在阁楼里藏着这种剧毒物质?

她把瓶子放回原位时,木架轻微晃动,顶层的一个铁皮盒子掉了下来,“哐当”一声砸在地板上。盒子摔开的瞬间,几张泛黄的处方单和一叠收据散落出来。林晚秋捡起一张处方单,上面的字迹娟秀有力,笔画之间带着女性的柔美,正是照片里那个女人——她的母亲苏梅的笔迹。

处方单上的药材大多是常见的安神草药,比如酸枣仁、远志、合欢皮等,看起来像是治疗失眠的方子。但其中几张的配方却让她心惊——附子、乌头、曼陀罗……这些都是有剧毒的药材,剂量稍不注意就会致命。每张处方单的右下角都标注着日期,林晚秋仔细核对,发现最后一张的日期,恰好是母亲“去世”的前三天。

更让她毛骨悚然的是,在盒子底部压着一张折叠整齐的医院诊断证明。纸张已经变得脆弱不堪,边缘布满了细小的裂纹。上面用蓝色油墨印着医院的名称,手写的诊断结果却是——怀孕。孕期八周。开具证明的日期,是母亲“去世”前一个月。

林晚秋瘫坐在地上,手机从手中滑落,手电筒的光柱在天花板上胡乱晃动。母亲去世时她已经三岁,如果诊断证明是真的,那母亲当时怀的就是第二个孩子。这个未出世的孩子去哪了?是随着母亲一起“去世”了,还是……难道母亲的死,和这个孩子有关?无数个疑问像毒蛇般钻进她的脑海,让她感到一阵眩晕。

阁楼的气窗被风吹得吱呀作响,木框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窗外的天色彻底黑了,雨点越来越密集,敲打在玻璃上噼啪作响。黑暗中,那些蒙着白布的旧家具仿佛活了过来,在角落里投下扭曲的阴影,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注视着她。那些尘封的秘密像潮水般涌来,带着潮湿的霉味和淡淡的血腥味,将她淹没在无边的恐惧里。

第四章 祖母的日记

在阁楼角落的旧衣柜顶上,林晚秋发现了一个上了锁的红木匣子。匣子被厚厚的灰尘覆盖,若不是她爬上木箱寻找线索,根本不会发现这个隐蔽的存在。她费了很大力气才把匣子搬下来,入手沉甸甸的,红木表面的漆皮已经开裂剥落,露出底下的木质纹理。

锁是黄铜制的,形状古朴,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林晚秋试着用那把阁楼钥匙去开,竟然严丝合缝地插了进去。“咔哒”一声轻响,锁开了。打开匣盖的瞬间,一股干燥的纸墨味扑面而来,与阁楼里潮湿的气息截然不同。

里面是五本厚厚的日记,用牛皮纸包着封面,上面用钢笔写着年份,从1983年一直到2019年。牛皮纸封面已经被磨得发亮,边角卷起发黑,锁扣上的铜锈见证了岁月的流逝。林晚秋拿起最早的那本,封面上写着“1983-1987”,纸张已经泛黄发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