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庭的巨大压力,陈琢第一次表现得如此强硬而成熟。他没有争吵,只是平静却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选择。 他对父亲说:“爸,我知道您为我好。但我的人生,我想自己选择怎么过。 collecting 对我们而言,不是玩物丧志,是安身立命。” 他对母亲说:“妈,您放心,我们会规划好的。而且,能和真心喜爱的事物在一起,精神上是富足的。” 他对哥哥说:“哥,谢谢你的好意。但我还是想走自己的路,就算摔跤,也是我自己选的。”
苏琅始终站在他身边,默默支持。她甚至主动给陈琢父母打了个电话,温和但清晰地解释了他们的计划和未来的展望,试图缓解老人的焦虑。虽然效果有限,但这份共同担当的态度,让陈琢倍感温暖。
离职后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失去了稳定的收入,他们不得不更加精打细算。陈利用他的建筑学背景,开始接一些小型文化空间、私人博物馆的室内设计项目,既赚取收入,也能更好地理解藏品陈列。苏琅则更勤奋地写稿、做研究,甚至开始尝试策划一些小型的主题展览,提升业内知名度。 他们的家,真正变成了工作室+收藏室的复合空间。墙上贴满了各种艺术品的图片、地图、时间线,桌上堆满了拍卖图录、学术书籍和笔记。常常为了一个藏品的断代、一个历史细节,争论得不亦乐乎,然后又一起埋头查资料,直到找到答案。 这段共同创业的岁月,虽然清贫了些,却让他们的感情在共同目标的淬炼下,变得更加坚韧深厚。 他们不仅在收藏艺术品,更是在共同构建一种理想的生活。
5 世界的回响
解决了内部的价值冲突后,他们的收藏之旅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驶向了更开阔、更神奇的水域。他们开始有意识地追寻那些承载着复杂流转记忆、跨越了文明与种族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