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教练拿着教鞭,指点着全息影像里一个个失败案例:“看!这个!惊慌失措,乱跑乱叫!最后评级C!保险扣减70%!废物!死了也是浪费社会资源!”

“再看这个!S级范例!爆炸瞬间,双臂抱头,蜷缩,表情…注意他的表情!甚至可以带有一丝对怪兽的蔑视!对!就是这样!这叫什么?这叫体面!”

我们对着镜子练习“蔑视”的表情,镜子里的人脸色惨白,眼神惶恐,嘴角扭曲地向上扯,像一群滑稽的小丑。

第二课:“遗言优化”。三十秒高清录像,要在断气前完成,内容需积极向上,体现对公司感恩、对生活热爱、对家人不舍,并清晰报出姓名工号。

录音室里,我们对着镜头磕磕巴巴地念稿子。

“亲爱的老婆,儿子…我爱你们…感谢公司多年的培养…让我能以此种方式回报…城市重建加油…”我说不下去,胃里一阵翻腾。

“感情!注入感情!”教练咆哮着砸桌子,“要让人哭!要让人记住!要让保险调查员看了都觉得不给你S级天理难容!重来!”

第三课:“场景模拟”。高压水枪模拟怪兽唾液,巨型鼓风机模拟咆哮冲击,还有震耳欲聋的音效和脚下剧烈晃动的平台。我们穿着可笑的防护服,在其中按照指令“优雅”地躲避、摔倒、“殉职”。

惨叫此起彼伏,有人崩溃大哭,有人瘫软在地。冰冷的电子音一次次响起:“评级:B”、“评级:C”、“动作变形,评级:D!扣除晚餐!”

晚上,躺在集体宿舍硬邦邦的床板上,浑身酸痛。耳边是室友压抑的啜泣和梦魇的呻吟。空气里弥漫着汗味、消毒水味和一种更深沉的绝望。我盯着上铺的床板,手里捏着小宝画的一张画:一个简单的奥特曼,旁边是火柴人一样的我,写着“爸爸加油”。

3

室友里有个老李,快五十了,头发白了一半,总是不说话,训练时却格外拼命,一次次摔打,又一次次爬起来。那天晚上,他抱着肿起的脚踝,突然对我说:“我女儿…漂亮,成绩好,考上了好大学…不能因为我,没钱念…”他没再说下去,把脸埋进手掌里。

另一个年轻点的,小赵,原本是个程序员,头发蓬乱,眼神呆滞,整天念叨:“他们说不评级S,房贷就不算意外免除…我老婆怎么办…”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一枚被明码标价的炸弹,赌的是自己能以最“标准”的方式粉身碎骨。

培训进入后半程,淘汰已经开始。受伤的、精神崩溃的、绩效持续低下的,一夜之间就会消失。没人问他们去了哪里,大家心照不宣。

王主管的训话变得更加直白:“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保险金是宝贵的!必须分配给那些配得上的人!什么是配得上?就是听话!就是能达到标准!”

训练增加了“协同殉职”项目,模拟在混乱中如何“无意”地替更有可能获评S级的“优秀学员”挡住致命一击,或者如何“不小心”绊倒身边的竞争者。教练冷眼旁观,甚至暗示:“有时候,优化竞争环境,也是提升整体评级效率的一环。”

我看到老李为了一个高分动作,一次次故意摔在最危险的位置,膝盖磕出血,染红了灰色的制服裤。小赵因为一次模拟测试评级不及格,被罚清理训练场,他看着那些模拟怪兽利齿的钢铁结构,眼神空得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