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身边放着一个帆布包,上面别着几个徽章,距离太远看不清楚图案。

列车驶过一段地面轨道,阳光突然洒满车厢。

她被光线晃到眼睛,微微眯起眼,伸手调整了一下窗帘的角度。

那一刻,她抬头望向窗外,我得以看清她的侧脸——鼻子很秀气,睫毛长长的,在下眼睑投下一小片阴影。

当我反应过来时,发现自己已经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下了一串音符。

旋律轻柔而明亮,就像此刻洒满车厢的阳光。

她突然转头,我来不及移开视线,我们的目光在空中相遇了一秒。

我慌忙低头,心脏不合时宜地狂跳起来,仿佛做了什么亏心事。

太蠢了。

我自嘲地想。

连句话都没说过,就像个中学生似的怦然心动。

作为音乐系公认的才子,校园里不乏对我示好的女生,但我从未对谁产生过这样的兴趣。

列车到站,她合上书,小心地放进包里。

我注意到她用的书签很特别——似乎是手工制作的,露出一角蓝色丝绸。

她起身走向车门,我也鬼使神差地跟着站起来。

保持着一个恰当的距离,我跟着她走出车厢,上了扶梯,直到她刷票出站,走向与我学校相反的方向。

站在地铁口,我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心里有种说不清的怅然若失。

3

接下来的周二,我提前了十分钟进站,手里拿着本《追忆似水年华》——我猜她可能会喜欢的类型。

果不其然,她上车后目光在我的书上停留了片刻。

我鼓起勇气,在她看向我时微笑点头。

她愣了一下,然后回以一个浅浅的笑容。

进步!!!

我内心欢呼雀跃,比上次钢琴考试得了A还要高兴。

那天回到宿舍,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钢琴前,指尖流淌出这几天一直在脑海中盘旋的旋律。

室友张浩推门进来,听到我在弹奏,安静地坐在一旁没有打扰。

“新曲子?”当我弹完最后一段,他问道,“感觉很不一样,明亮又温柔。”

“还在构思中。”我含糊其辞,心里却因为他的评价而雀跃。

接下来的几周,每周二的地铁之旅成了我最期待的时刻。

我开始注意到更多关于她的细节:她总是先迈右脚上车,喜欢靠门边的位置,读书时偶尔会轻轻咬下唇,遇到喜欢的段落会用手指轻轻划过书页。

我也开始带书乘坐地铁,虽然大多数时候我都在偷偷观察她。

有时候我会想象我们之间的对话:你喜欢村上春树吗?最近在读什么?那个书签是哪里买的?

但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怕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怕她其实早就注意到我的注视而感到不适。

有一天,她换了一副耳机,是淡蓝色的,与她的毛衣很配。

那天我回到琴房,为那首未完的曲子加上了一段蓝色的旋律。

赵家航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有一天在食堂突然问我:“你最近每周二下午都出去,是不是有情况了?”

我差点被水呛到,“没有,就是去图书馆查资料。”

他眯起眼睛,明显不相信,“图书馆?那你为什么每次回来都心情特别好,还会莫名其妙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