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第一次注意到那面墙不对劲,是在搬进这栋老式居民楼的第三个月。
凌晨三点十七分,他被一阵指甲刮擦墙面的声音弄醒。声音很轻,像有人用指尖在对面卧室的墙上一笔一划地写着什么,沙沙沙,带着种潮湿的黏腻感。他蹑手蹑脚走到卧室门口,透过门缝往里看——月光正斜斜地打在那面泛黄的墙纸上,墙面上,一道浅褐色的痕迹正慢慢浮现,像蚯蚓一样扭曲着,最后停在离地一米五的位置,形成一个歪歪扭扭的“3”。
接下来的一周,每天凌晨三点十七分,刮墙声准时响起。墙上的数字从“3”变成“2”,再变成“1”。老陈找了物业,师傅敲开墙面检查,只看到实心的砖块,砖缝里积着些灰黑色的霉斑,像干涸的血迹。
“可能是水管老化,水流冲击管道的声音吧。”师傅含糊地说。但老陈知道不是,他分明看到那天师傅离开时,裤脚沾着的霉斑,形状和墙上的“1”一模一样。
数字变成“0”的那天,刮墙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哭声,很轻的小女孩的哭声,从墙里渗出来,带着股铁锈味。老陈整夜开着灯,盯着那面墙。凌晨五点,哭声停了,墙面上渗出细密的水珠,水珠滚落的地方,墙纸慢慢鼓起,像有什么东西在里面呼吸。
他终于忍不住,用美工刀划开了鼓起来的墙纸。里面没有虫子,没有水管,只有一层薄薄的石灰。但石灰下面,竟嵌着一小片指甲盖大小的镜子碎片。碎片很旧,边缘都磨圆了,他拿起碎片对着光看,突然发现碎片里映出的,不是他的脸,而是一个穿着红裙子的小女孩,正踮着脚,在他身后的地板上跳房子。
老陈猛地回头,身后空无一人。
他开始失眠,总觉得有人在盯着他。有天晚上,他盯着墙看了整夜,发现墙面的颜色会随着时间变化:凌晨一点是浅灰,两点是深灰,三点是接近黑的灰,到了四点,墙面会突然闪过一丝暗红,像有人在里面泼了血。
最诡异的是,他发现自己的影子出了问题。无论灯光从哪个方向照过来,他的影子永远歪向那面墙,而且影子的右手,总是做出刮东西的动作。
他决定搬家,收拾行李时,却在衣柜最底层找到一个旧相框。相框里没有照片,只有一张泛黄的报纸剪报,标题是“1987年回声楼火灾,一女童遇难”。剪报下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镜子会记住所有东西,包括烧不掉的影子。”
搬家公司来的那天,老陈最后看了一眼那面墙。墙面已经恢复成正常的米白色,但他知道,有些东西留下了。他走出单元门时,正好看到隔壁的老太太在晒太阳,老太太眯着眼睛说:“小伙子,这楼以前是镜子厂的仓库,墙里掺了碎镜片呢,太阳大的时候,墙面上能看到好多影子在动,吓不吓人?”
老陈突然想起那些渗出来的水珠——其实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到墙里的镜片,凝结成的露水。想起墙面上的颜色变化——是不同角度的阳光透过镜片折射出的光斑。想起那个“3”“2”“1”的符号——或许是以前的孩子用指甲在墙上刻下的,时间久了被石灰盖住,又被潮湿的空气泡得重新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