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李夫人停下指尖的动作,抬头看他,眼中带着几分怯意,却更多的是通透。那晚,宣室殿的烛火亮到了天明。刘彻听李妍谈民间的趣事,说她幼时在中山郡的街巷里看杂耍,说她跟着母亲学绣兰草,说她第一次见兄长弹琴时的惊叹。那些琐碎的小事,从她口中说出,竟比朝堂上的捷报更让他心折。他忽然发现,自己当了这么多年皇帝,竟从未像此刻这般,觉得自己只是个寻常男子,而非那个被权力包裹的孤家寡人。第二日,刘彻下旨,封李妍为夫人,居瑶光殿。消息传开时,宫中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一个出身倡家的女子,竟能一步登天,得到帝王如此厚爱。可没人知道,瑶光殿的第一夜,李妍曾对着铜镜,反复抚摸自己的脸颊,轻声对自己说:“妍儿,记住,帝王的恩宠如朝露,今日可得,明日便可能消散。你要清醒,要自持,莫要落得个色衰爱弛的下场。”

第二章 椒房藏暖意,烟火慰君心

瑶光殿虽不及未央宫奢华,却胜在雅致。殿 前种着几株桂树,秋日里香气满溢;殿内的陈设也多是李妍亲手挑选的——素色的纱帐,原木的桌椅,墙上挂着她临摹的《女诫》,而非宫中常见的珍奇字画。刘彻第一次来瑶光殿时,看着这朴素的布置,眼中满是诧异:“你怎的不喜欢那些金玉装饰?”李妍正在窗边刺绣,闻言抬头笑道:“妾出身微贱,惯了简单的日子。况且,陛下日理万机,回到这里,能看到些素净的东西,也能松快些。”她说着,将手中的绣品递给他——那是一方白色的绢帕,上面绣着一株兰草,叶片舒展,栩栩如生。刘彻接过绢帕,指尖触到细密的针脚,心中一暖。他见过太多女子为讨他欢心,费尽心思搜罗奇珍异宝,却从未有人像李妍这般,用一针一线的心意来待他。“这帕子,朕收着了。”他将绢帕揣进怀中,忽然觉得,这小小的瑶光殿,竟比金碧辉煌的未央宫更像家。自那以后,刘彻的车驾十有八九会停在瑶光殿外。他不再带着奏折来这里,而是卸下帝王的冕旒,和李妍一起做些寻常夫妻会做的事——春日里去上林苑踏青,看她追着蝴蝶跑,笑声清脆;夏日里在殿内纳凉,听她讲民间的鬼怪故事,吓得他故意装出害怕的模样,逗得她笑出眼泪;秋日里一起摘桂树的花瓣,她亲手酿桂花酒,他在一旁帮着递陶罐;冬日里围着火炉煮茶,看窗外落雪,安静得只听见彼此的呼吸声。宫中的嫔妃们嫉妒得发狂,却不敢明着与李妍作对——一来是刘彻的宠爱太过明显,二来是李妍的性子实在让人挑不出错。她从不争风吃醋,遇到其他嫔妃行礼,总是温和地扶起;宫人犯错,她也常替人求情,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连皇后卫子夫,她也始终恭敬有加,每逢初一十五,定会按时去长乐宫请安,从不怠慢。卫子夫曾私下对心腹宫女说:“李氏虽出身倡家,却有世家女子的风骨。她知道陛下要的不是谄媚,而是真心,这一点,宫里的女子,没几个比得上。”这日,刘彻带着李妍去上林苑射猎。秋日的草原一望无际,风吹草动间,鹿群奔跃,惊起几只飞鸟。刘彻拉弓搭箭,一箭射中一只雄鹿,周围的侍从纷纷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