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二天一早,沈念安还是去了街口。

她没敢告诉母亲,只说去给徐阿姨还上次借的针线笸箩。苏婉清躺在床上,眼神里全是担忧,却没多问,只嘱咐她路上小心。

走到老槐树下时,日头刚过东边的房顶。树影斜斜铺在地上,有蝉在枝桠上叫,扯着长音儿。

徐阿姨已经在那儿了,见了她就招手,脸上堆着笑:“来了?霍师长刚到,在那边站着呢。”

沈念安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心猛地一跳。

不远处的墙根下,站着个穿军装的男人。

不是照片上那身笔挺的常服,是件洗得发白的作训服,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结实的手腕。他没戴帽子,头发短而利落,额角线条硬朗,正是照片上的霍沉舟。

比照片上看着更有气势。

他没看这边,只望着远处的路,身姿站得笔直,像棵扎根的树。

“别紧张,霍师长人实在。”徐阿姨推了她一把,又朝霍沉舟喊,“霍师长,人来了!”

霍沉舟闻声转头。

目光落在沈念安身上时,他微微顿了一下。

那目光不算锐利,却很沉,像井里的水,能看透人似的。沈念安被他看得有些发慌,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低下头,小声喊了句:“霍师长。”

“嗯。”霍沉舟应了一声,声音和他的人一样,低沉,没什么情绪。

徐阿姨识趣地笑了笑:“你们聊,我去那边买个菜,一会儿回来。”说着就往巷口走,脚步轻快地把空间留了出来。

树下只剩他们两个人。

蝉还在叫,风过树叶沙沙响,却没半分缓和气氛。

沈念安低着头,能看到自己的布鞋尖,还有霍沉舟那双沾着点尘土的军靴——他大概是刚从部队赶过来的。

“你的情况,我了解过。”

还是霍沉舟先开了口,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别人的事:“沈修文同志下放河南,苏婉清同志腿伤需手术,你高中毕业,收到下乡通知,家里存款不超过十块。”

沈念安猛地抬头。

他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连存款的数目都大差不差。

霍沉舟像是看出了她的惊讶,解释了一句:“徐参谋爱人提了句你家难,我让警卫员查了查。不是不信任,是结婚得把情况说透。”

他说得直白,没绕弯子,倒让沈念安那点被窥探的不适淡了些。

也是,这种事,本就藏不住。

“我的情况,徐阿姨应该也跟你说了。”霍沉舟继续道,“我今年三十三,离婚两年,前妻柳菁菁,文工团演员,跟人走了,留下三个孩子。”

他提到“柳菁菁”时,语气没半点波澜,像说一个无关的名字。

“老大霍铮七岁,性子犟,认死理,对他母亲感情深,可能……对你有敌意。”

“老二霍嵘五岁,胆小,不爱说话,就喜欢蹲在地上看虫子,你别嫌他脏。”

“老三霍玥三岁,娇气,爱哭闹,晚上得有人哄着睡。”

他把三个孩子的情况说得明明白白,连孩子的脾性、忌讳都点到了,没藏着掖着,也没粉饰。

沈念安听得心里发沉。

比徐阿姨说的更具体,也更难办。尤其是那个七岁的霍铮,“对母亲感情深”,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后妈,怕是很难走进孩子心里。

“我找媳妇,不是图别的。”霍沉舟看着她,眼神坦诚,“部队忙,我常不在家,孩子得有人管,家里得有个主事儿的。我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帮不上忙。”

他顿了顿,说出了核心:“徐阿姨说你懂事、勤快,能吃苦。我信她的眼光。”

沈念安抿着唇,没接话。

她知道他要说什么了。

“要是你愿意结婚,”霍沉舟果然开了口,条理清晰,像在部署任务,“我能应你三件事。”

“第一,苏婉清同志的手术费、住院费、后续的药费,我全包,不用你掏一分钱。警卫员已经去医院打听过,交了手术费,第二天就能安排手术,找最好的医生。”

沈念安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是她最急的事。

“第二,结婚后,部队每月给我的津贴,我给你三十块作生活补贴。家里的粮本、布票这些票证,也归你管。家属院分的房子,你带着孩子住,够宽敞。”

三十块。

在这个大多人月薪才三四十块的年代,三十块足够养活一家人了。还有粮本和票证——她和母亲这几年最缺的就是这些。

“第三,我会给你办军属证明。有了证明,你的下乡通知自然作废,不用去黑龙江。往后你就是军属,没人敢随便欺负你和你母亲。”

三条,条条都戳在她的软肋上,也条条都给了她生路。

沈念安抬起头,看着霍沉舟。

他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既没有讨好,也没有急切,就像在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公事。

“条件就这些。”霍沉舟说完,看着她,“你不用急着答。想清楚,同意,就去开介绍信,写结婚申请报告。”

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到一页,用笔在上面写了个地址,撕下来递给她:“这是部队政治部的地址,申请报告写好,去那儿找王干事盖章。”

“三日后早上八点,民政局门口见。”他报了时间,又补充了句,“我最多等你到九点。九点不到,我就当你不同意。”

话说得干脆,没留半点余地。

沈念安捏着那张写着地址的纸,纸角被她攥得发皱。

她张了张嘴,想问点什么。

想问他,为什么是她?

想问他,既然只是需要人管孩子、管家,为什么愿意花这么多钱、费这么多事?

想问他,这场像交易一样的婚姻,他就不怕她心里不愿意,对孩子不好?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问这些有意义吗?

不管他是为了什么,他提出的条件,能救母亲的腿,能让她不用下乡,能让她们母女俩活下去。

这就够了。

霍沉舟像是没看到她的欲言又止,看了眼手腕上的表:“我还有事,先走了。”

他转身就走,步伐迈得大而稳,没回头。军绿色的背影很快消失在巷口。

沈念安还站在老槐树下,手里捏着那张纸,手心全是汗。

徐阿姨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凑过来问:“咋样?霍师长跟你说了?”

沈念安点点头,声音有点哑:“说了。”

“那孩子……你咋想的?”徐阿姨小心翼翼地问。

沈念安抬起头,看向自家那栋灰扑扑的红砖楼。

母亲还躺在床上等消息,腿上的石膏沉甸甸的,像压在她心上。

三日后早上八点。

民政局门口。

去,还是不去?

她看着远处的天,云慢慢飘着,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闷得喘不过气。

霍沉舟那双平静的眼睛又在她脑子里晃——他娶她,真的只是单纯需要个“管家的”?还是……有别的她不知道的原因?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却让她心里更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