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北海牧羊

春去秋来,苏武在地窖中熬过了半年。单于终于下令将他流放至北海(今贝加尔湖),给予一群公羊:“若羊产乳,方许归汉!”

临行前,卫律来送他,面带惭色:“苏君何苦如此?我在匈奴位列王侯,牛羊遍野,奴仆成群。你若归降,待遇必在我之上。”

苏武望了一眼南方的天空:“卫君曾为汉臣,当知忠义二字。武虽不才,不敢忘本。”

卫律叹息,挥手让守卫递上一包裹:“此去北海千里之遥,这些衣食或可助你。”

苏武谢绝:“苏武宁死不食匈奴之粟。”只抱着那根汉节,踏上北去之路。

北海畔,冰雪覆盖着无边的荒原。匈奴兵士搭建了一个简陋的毡帐,扔下一些简陋工具和那群公羊,便策马离去。

第一夜,暴风雪几乎掀翻了帐篷。苏武蜷缩在皮裘中,靠体温抵御严寒。清晨,他挣扎着爬出帐篷,发现三只羊已冻毙。

“天欲亡我乎?”他仰天长啸,声音在空旷的雪原上回荡。

但他没有放弃。用冻僵的双手挖开积雪,寻找草根;凿开冰面,捕捞冻鱼;设下陷阱,捕捉野兔。他将汉节插在帐篷前,每天清晨必对节行礼,仿佛面对长安的未央宫。

一年后的某个黄昏,苏武在冰湖边捕鱼时,发现了一行奇怪的足迹。循迹而去,竟在一片白桦林中发现了一个部落——那是丁零人,北海地区的游牧民族。

丁零人起初对这个汉人充满敌意,但见其孤身一人,衣衫褴褛却举止庄重,渐渐生出好奇。部落长老通过手势与苏武交流,允许他在部落边缘居住。

苏武以渔猎技巧与丁零人交换毛皮和食物,学会了他们的语言,甚至教丁零孩童书写汉字。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每天对着汉节朝拜南方。

第三年冬,一场罕见的白毛风席卷北海。苏武为救一名落单的丁零孩童,险些丧命暴风雪中。此事后,丁零人彻底接纳了他,长老甚至想将女儿嫁给他。

新婚之夜,苏武对丁零女子说:“我心中有故国,有发妻,不能再娶。但你既无依靠,可暂居此处,以兄妹相称。”女子感其真诚,点头应允。

就这样,苏武在北海有了第一个家人。他给女子取名“南儿”,意为心向南国。

第四章 李陵伤别

公元前87年,北海迎来了一个意外的访客。

那日苏武正在教南儿读写汉字,忽见远处一队骑兵驰来。为首的竟是汉将打扮,苏武心中一震,莫非汉军已北伐至此?

待来人近前,苏武愣住了:“少卿?李少卿!”

来者正是李陵,昔日同朝为官的好友。但见李陵身着胡服,发辫垂肩,已是匈奴打扮。

两人相视无言,唯有北海的风呼啸而过。

当晚,毡帐中,李陵带来酒肉:“子卿,十五年不见了。”

苏武默然斟酒:“闻君降匈奴,武帝诛你三族,可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