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显当即冷笑:"荒谬!蝗灾乃天示警惩,岂是凡力可抗?"
凌哲不慌不忙:"王公可知,蝗虫产卵于地下,若能在幼虫出土前加以扑杀,便可防患于未然。"
他仔细分说蝗虫生命周期,将现代昆虫学知识化作"格物观察所得"。朝臣中响起窃窃私语,不少人面露疑色。
"即便如你所言,"王德显咄咄相逼,"又如何扑杀地底之虫?"
"有三策。"凌哲成竹在胸,"一曰焚,于蝗虫滋生之地放火燎原,可灭虫卵。二曰埋,组织百姓掘土埋卵,绝其后代。三曰…"
他稍作停顿,抛出最关键的一招:"食。"
殿内霎时寂静,继而哗然。
"食蝗?"王德显几乎跳起,"荒唐至极!"
凌哲从容应对:"蝗虫可食,且能饱腹。若研磨成粉,掺入粮中,既可充饥,又能灭害。"
李世民始终静听,此刻方开口:"依你之见,何时何地会有蝗灾?"
"京畿以东,三日内必见端倪。"凌哲依据史书断言,"若陛下允准,臣愿先行试点。"
一场赌约就此立下。凌获准在长安近郊试行其法,由房玄龄亲自督察。
三日后的黎明,快马疾驰入宫——京畿道果然出现蝗群!
凌哲即刻被授命全权处置。他率一队兵士与工匠赶赴灾区,房玄龄果然随行督察。
田野间,已见零星蝗虫飞过。农夫们惊慌失措,有人甚至跪地祈天。
凌哲立即调度人手。令兵士带队焚烧荒草地,又示范如何掘卵深埋。最令人难解的是,他亲自示范捕捉蝗虫,烤熟后当面食用。
"味同虾蟹,"他面不改色,"可充饥肠。"
房玄龄震惊之余,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消息传回宫中,李世民当即下诏各地效仿此法。旬日之间,初显的蝗患得以遏制。
再度立于甘露殿上时,凌哲感受到的目光已与初次截然不同。
"凌卿果然大才。"李世民语气中带着赞许,"朕向来赏罚分明。即日起,授你将作监丞一职,专司匠造改良之事。"
凌哲躬身谢恩,余光瞥见王德显阴沉的面色。
退朝时,一个小内侍悄步近前,塞给他一个锦囊。回到偏殿打开,内盛一小瓶伤药并一张素笺,字迹清秀:"闻君目力不便,特奉此药。"
凌哲握着药瓶,心中微暖。在这陌生时代,这是他收到的第一份善意。
窗外传来少女轻笑,他抬头望去,只见远处回廊下,一个身着淡粉宫装的少女正与侍女低语,目光似是不经意掠过他的窗棂。
凌哲忽然觉得,这个大唐,或许并不那么难以适应。
他将伤药仔细收好,重新铺纸研墨。新的官职意味着新的机遇,他需得好生筹划了。
3 工坊扬名!肥皂纸张震长安
将作监位于皇城西南隅,占地颇广。凌哲手持任命文书,在一名小吏引导下穿过重重门廊。空气中弥漫着木材、金属和漆料混合的气息,各处作坊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
“凌监丞,这边请。”小吏语气恭敬,眼神却带着几分审视。
工坊大院中,数十名工匠正在忙碌。见新任监丞到来,众人停下手中活计,齐躬身行礼,目光中满是好奇与疑虑。一位四十上下、身着青色官袍的男子迎上前来,神色倨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