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龙也飞上天,嘴里喷出大水,把九黎部落的队伍冲得七零八落。女魃则在阵前走动,只要有九黎部落的巫师想再次做法,她一靠近,巫师们就浑身无力,根本没法念咒语。
蚩尤看着自己的队伍节节败退,气得眼睛都红了。他亲自拿着青铜大斧冲了上来,一下子砍倒了轩辕身边的两个战士。轩辕毫不畏惧,骑着黑熊迎了上去。他手里拿着一把用桃木做的剑(传说桃木能辟邪,专门克制蚩尤的妖术),跟蚩尤打了起来。
蚩尤的青铜大斧又重又锋利,轩辕的桃木剑虽然轻便,但每次碰到青铜大斧,都会发出 “砰砰” 的响声。轩辕知道自己硬拼不是蚩尤的对手,便一边打一边往后退,把蚩尤引到了右边的沼泽地。
蚩尤没注意脚下,一脚踩进了沼泽里,身体一下子陷了下去。他想挣扎,可越挣扎陷得越深。轩辕趁机冲上去,用桃木剑指着蚩尤的脖子,说:“蚩尤!你作恶多端,现在认输还来得及!”
蚩尤宁死不屈,大喊:“我九黎部落绝不会认输!” 说完,他想举起青铜大斧反抗,可沼泽已经没过了他的胸口,根本动弹不得。最后,蚩尤被轩辕的战士们从沼泽里拉了出来,关押在部落的石牢里。
九黎部落的战士们见首领被抓,顿时没了斗志,有的投降,有的逃跑。轩辕没有为难投降的战士,只是把他们编入自己的队伍,教他们农耕技术,让他们跟中原部落的人一起生活。就这样,涿鹿之战以轩辕的胜利告终,中原大地终于迎来了统一的曙光。
第四章 定都涿鹿制典章,仓颉造字启文明
涿鹿之战胜利后,各个部落的首领都来到轩辕的营地,一致推举轩辕为 “天下共主”。他们说:“轩辕首领,是您带领我们打败了蚩尤,让百姓过上了安稳日子。我们愿意听从您的指挥,让您当我们的‘黄帝’(‘黄’在五行中代表土,象征着轩辕能像大地一样滋养百姓)!”
轩辕推辞了几次,可首领们都坚持要他当黄帝。最后,轩辕只好答应了。他在涿鹿修建了一座都城,这是中原大地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都城的中心是黄帝的宫殿,用石头和木头搭建而成,虽然比不上后来的皇宫华丽,但在当时已经非常壮观了。
当了天下共主后,黄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典章制度。他把天下分成九个州,每个州派一个有能力的人当州长,负责管理州里的农耕、军事和民生。他还设立了 “三公九卿”:三公分别是负责军事的太尉、负责政务的司徒、负责祭祀的司空;九卿则分别管理粮食、手工业、畜牧业等事务。
为了让各个部落的人能更好地沟通,黄帝还统一了度量衡。他规定:十粒粟米的长度为 “一寸”,十寸为 “一尺”,十尺为 “一丈”;用贝壳作为货币,五个小贝壳等于一个大贝壳,十个大贝壳等于一两银子(这里采用后世对上古货币的想象,便于读者理解)。
可最让黄帝头疼的,还是 “记录” 的问题。那时候没有文字,人们想记录事情,只能用 “结绳记事” 的方法:大事打个大结,小事打个小结,事情多了,绳子上的结密密麻麻,根本记不清哪个结代表什么事。有次黄帝想查去年各个部落缴纳的粮食数量,负责记录的官员拿着一堆结满绳子的草绳,翻了半天都没查出来,气得黄帝差点把草绳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