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线索似乎又一次中断了。一个三年前就已经死亡的人,怎么可能出来连续作案?

调查陷入了僵局。凶手的阴影依然笼罩着江城,而天气预报显示,新一轮的降雨正在形成……

第三章 致命失误

王强的死亡证明清晰无误——三年前因肝癌晚期死于市第二人民医院。户籍注销记录、医院死亡证明、火化记录一应俱全。一个死人复活作案?这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

但陈志刚没有轻易放弃这条线。他派李伟立刻前往王强生前最后登记的住址——位于城西棚户区的一处老平房,并协调人手追查王强离职后到死亡前这二十多年的行踪轨迹。

棚户区即将拆迁,大多住户已搬离,显得破败而空旷。李伟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王强的老宅。邻居是个八十多岁耳背的老太太,听了半天才明白来意。

“王强?那个闷葫芦?死啦,好几年喽……”老太太摇着蒲扇,“可怜哦,一个人孤零零的。以前还有个侄子时不时来看看他,送点钱粮,后来也不怎么来了。”

“侄子?”李伟立刻捕捉到关键词,“您知道他侄子叫什么?长什么样吗?”

“叫啥不知道……长得嘛,跟王强年轻时有点像,挺壮实,不怎么爱说话,来了就是干活,收拾屋子。”老太太努力回忆着,“对了,王强死了之后,他来收拾过东西,拉走了一三轮车呢。”

另一个与王强关系密切的男性亲属!

与此同时,技术部门对王强户籍和社会关系的深度挖掘也有了惊人发现:王强的退伍档案里,明确记载着他曾在部队获得过“绳结技巧比武第一名”,尤其擅长各种捆绑与固定技巧。而他当年在纺织厂保卫科的同事也模糊回忆起,王强确实有打各种复杂绳结的爱好,有时会用废弃的纱线练习。

线索再次指向王强,但他已经死了。

“模仿作案?”陈志刚提出假设,“有人知道王强的这门‘手艺’,并刻意模仿,甚至可能是在替王强完成某种‘遗愿’或进行报复?那个侄子嫌疑很大!”

警方立刻开始全力查找王强的这个侄子。然而,王强家族关系简单,直系亲属都已过世,档案里从未记录过他有什么侄子。调查陷入了瓶颈。

屋漏偏逢连夜雨。

天气预报中的暴雨如期而至,夜晚的江城再次被笼罩在水幕之中。尽管加大了巡逻警力,重点布控了以光明纺织厂旧址为中心的区域,但所有人的心都揪紧了——凶手前四次都选择了这样的天气,这一次呢?

晚上十一点,指挥中心的电台一片寂静,只有雨声和偶尔巡逻车辆的报告声。陈志刚坐镇指挥部,眼皮狂跳,一种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十一点三十七分,刺耳的报警电话终于响起——但不是在前线布控区域。

“城南!兴华路惠民小区后巷!发现一名女性死者!红裙!绳结!”

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凶手竟然跳出了警方精心布控的范围,转移到了城南!

现场迅速被封锁。同样的红裙长发,同样的双环缚捕结,同样的窒息死亡。死亡时间约在半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