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阿箩屏息凝神,将神针轻轻刺入一件旧蓝布小褂肩膀处那磨得只剩一层薄纱的破口。奇迹再次上演!针尖过处,破洞边缘如同春夜里的竹笋般迅速萌发出一圈崭新的、细腻如丝的蓝色纤维,自动地与周围的旧布交织融合,针线所及,破口被无瑕地填补,不仅没有补丁的痕迹,连那处的颜色也变得更为鲜亮深邃,仿佛时光倒流,恢复到了布匹崭新时的光彩。

一件件破旧的衣衫在神针之下重获新生,不,是获得了超越其最初状态的光华!那些粗糙的棉线仿佛成了灵性的画笔,在阿箩手中勾勒出最完美的轮廓。

阿箩越缝越是得心应手,心头一片滚烫的欢喜:“这下好了!缝过的衣裳拿去市集上换钱,定能过个宽裕年,还能给老金买几条鲜鱼尝尝!”

日子一天天过去,阿箩的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她用焕然一新的旧物去集市交换,换来了米面、油盐,甚至偶尔还能割上小小一条肉。破旧的茅屋收拾得更干净了,土墙上挂起了她用碎布头拼缝的、色彩斑斓如春日山花的门帘,桌上铺上了同样由碎布拼就的花布垫子,连那张瘸腿的木凳,也垫了一块缝得严严实实的厚布。

阿箩的脸上开始有了红润的光泽,笑容也多了起来。唯一不变的,是她依然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裳——她舍不得用那神针的力量为自己造新衣,总觉得过于神奇的东西,用在自己身上太过奢侈,她心里还藏着那个小小的祈望。

村里开始有了关于阿箩的悄悄话。“哎,你没见阿箩家挂的那花门帘?针脚细密得哟,啧啧,阳光透过去都能映出彩虹色!”“可不是!那丫头最近气色好了,家里似乎也不那么紧巴了。”人们私下议论着,但更多的是好奇与善意。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善意。村东头的钱老爷和他那被宠得无法无天的独子钱耀祖,便对这突然“转运”的贫女有了别样心思。

这天,骄阳依旧火辣。村里的孩子们在晒谷坪追逐打闹,汗流浃背。不知是谁提议:“跳溪水去!凉快凉快!”孩子们欢呼着一窝蜂朝着村外的小溪奔去。小溪清澈见底,水流哗哗淌过,带来难得的清凉,孩子们纷纷脱了衣服扑进水里嬉闹。

只有阿箩没去。她刚在溪边洗完一堆破布——那是她打算用来打袼褙、纳鞋底的。当她抱着湿淋淋的布头路过晒谷坪时,却听见几个孩子气急败坏的哭喊声。只见钱耀祖和他的两个小跟班,得意洋洋地站在溪边高坎上,手里扬着几件花红柳绿的衣衫,正是其他孩子脱在溪边石头上的。

“还给我!钱耀祖你还给我!”一个叫小豆子的男孩急得大哭,光着身子就要爬上高坎,“那是我娘新给我做的衣裳!”

钱耀祖笑嘻嘻地把小豆子的衣服往身后一藏:“还你?好啊,跪下来学两声狗叫,爷爷就赏给你!”说着,他故意将一件碎花小褂举得高高地,对着烈日抖开,“哟,瞧这褂子,补丁打得真‘好’呀!”那是另一个叫春妞的小姑娘的衣裳,肩膀处确有一个不小的破洞,上面打着一个极难看的蓝布补丁。

看着春妞羞得涨红了脸,眼里噙满了泪水,钱耀祖愈发得意,随手将那花褂子用力一扬,竟想扔进身后湍急的溪水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