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依言微微抬首,目光仍恭敬地垂着。

殿内似乎静了一瞬。

随即,那雍容华贵的女声又响起,带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唏嘘:“皇上您瞧,这孩子的眼睛,亮得跟星子似的,倒让臣妾想起端慧皇贵妃刚进宫那会儿了……”

听到这儿,我的心猛地一缩。端慧皇贵妃,那位皇上心头的朱砂痣,早夭的白月光。在宫外时,教养嬷嬷便提点过,这是宫里的忌讳,万万提不得。不知嬷嬷是威吓,还是真就如此,听嬷嬷说宫中一位小主阴差阳错,戴了和端慧皇贵妃初入宫时一样的步摇,被皇上下令活活杖毙,母家流放岭南。所以在听到皇后提及“端慧皇贵妃”时,我屏息凝神,不敢流露出一丝的情绪。

一道沉静的视线落在我脸上,带着审视,并无多少温度。良久,头顶传来低沉的男声:“是有些像。模样虽不及,神韵确有几分。叫什么名字?”声音中听不出任何的喜怒。

“回皇上,臣女沈氏,名阿鸾。”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微微发颤,不知是惧是慌。

“阿鸾……好,以后便叫‘鸾常在’吧。皇后既觉得棠梨宫好,便住那儿。”他的语气平淡,像在吩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谢皇上、皇后娘娘恩典。”我再次深深拜下去,额头触到冰冷的地面,激得我一抖。

起身时,我偷偷觑了一眼。皇后娘娘端坐在凤座之上,笑容宽和慈悲,像庙里的观音,我又一次想到了娘亲,娘亲浮在嘴角的笑也是这样温和。皇上侧着脸,看不清神情。

当夜,皇上并未召幸任何人。

过了几日,我却因着那双“有几分神韵”的眼睛,成了新人里最早承宠的一个。

是在御花园的碧水池边,皇上负手而立,看着暮色中的残荷。我远远瞧见了,想避开,却被他叫住。

他问了我几句话,家世,读什么书。我答得谨慎,手心沁出薄汗。他忽然抬手,指尖轻轻拂过我的眼角。那触碰极轻,却带着滚烫的意味,我的脸霎时烧起来。

“这双眼,”他低叹,像自语,“确是像。”

侍寝那晚,我僵得像块木头。皇上倒是极有耐心,动作也算温柔。烛火摇曳,我的脊背微微发颤,捏着锦被的手沁出细汗,指节泛白,皇上的衣袖扫过我光滑的肩头时,我似受惊的鹿猛地瑟缩,紧闭双眼,眼毛簌簌抖。皇上的手抚过我蹙紧的眉头,我知道,我知道皇上最想看到我的什么,于是,我睁开了眼睛,如水般的目光流出。他凝视我的眼睛,目光却像是透过我,看到了很远的地方。情动时,他含混地唤了一个名字。

不是阿鸾。

我闭着眼,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恩宠便这样泼天地来了。因着这双“有几分神韵”的眼睛,赏赐如同流水般送入棠梨宫。皇后待我愈发亲和,常召我去说话,赏些衣料首饰,说皇上子嗣单薄,盼我能早日为天家开枝散叶。各宫的娘娘小主们也忽然都亲热起来,姐姐妹妹叫得,似是同胞姐妹的情分一般。这又让我想起了远在家乡的兄长。

我谨记家中教导,不敢张扬。皇上赏的衣料,我拣些不太扎眼的,分送给各处;时新的首饰,也赠予交好的贵人、答应;甚至兄长给的桂花糖,我也曾真心地分给过来串门、说着艳羡话语的徐答应、李答应她们。徐答应捏着糖,笑得眼弯弯:“鸾姐姐这里总有新鲜玩意儿,这糖真甜,像姐姐的人一样。”李答应也附和:“姐姐心善,待我们又好,真是我们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