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许佳打来的:“晚晚,你在哪儿呢?聚会地点定在‘老地方’餐厅,就是我们大学时经常去的那家,你还记得吗?六点开始,别迟到了!”
“老地方” 餐厅 —— 林晚当然记得,那是他们大学时聚餐的固定地点,就在学校附近,老板是个四川人,做的水煮鱼特别好吃。她和陈亦舟第一次单独吃饭,就是在那里,当时他点了她爱吃的糖醋排骨,自己却因为吃不了甜,一口没动。
“知道了,我会去的。” 林晚挂了电话,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 她要去聚会,她要问清楚,当年陈亦舟为什么突然去了北京,为什么不跟她联系。
下午,她去了愚园路的展览,给江哲发了条微信:“抱歉,我周六有事,下次再一起去书店吧。” 江哲回复:“没关系,展览下周还在,等你有空。”
展览里人不多,大多是和江哲一样的建筑爱好者,或者是来怀旧的老上海人。林晚看着那些老建筑的照片,想起刚才在书店看到的《建筑学报》,想起陈亦舟当年说的 “我想设计出属于上海的建筑,有弄堂的烟火气,也有写字楼的现代感”,心里一阵酸涩。
逛到五点,她离开展览,打车去 “老地方” 餐厅。路上,她拿出那本《建筑学报》,翻到有陈亦舟笔记的那一页,上面画着一栋建筑的草图,旁边写着 “林晚说喜欢有阳台的房子,这里可以加个阳台”,她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滴在草图上,晕开了墨迹。
“老地方” 餐厅还是老样子,红色的招牌,木质的桌椅,墙上挂着顾客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他们班的毕业聚餐照,她和陈亦舟站在最中间,笑得一脸灿烂。
走进包厢,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许佳看见她,赶紧招手:“晚晚,这儿!”
林晚走过去,坐下时,无意间瞥见对面的位置 —— 一个穿着深灰色西装的男人,正低头和旁边的同学说话,侧脸的轮廓,和她记忆里的陈亦舟一模一样。
她的心跳突然加速,手里的帆布包差点掉在地上。许佳注意到她的异样,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小声说:“你看见陈亦舟了?他也来了,听说现在在上海开了家建筑设计工作室,挺厉害的。”
陈亦舟好像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抬起头,目光和她相遇。四目相对的瞬间,时间好像静止了,包厢里的喧闹声突然变得很远,她只看见陈亦舟的眼睛,还是和以前一样,很亮,带着点惊讶,还有点她读不懂的情绪。
“林晚?” 陈亦舟先开口,声音比以前低沉了些,带着点沙哑。
“嗯,是我。” 林晚勉强笑了笑,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口水,掩饰自己的紧张。
接下来的时间,林晚一直心不在焉,同学们聊起大学时的趣事,她偶尔附和几句,目光却总忍不住看向陈亦舟。他和同学们聊得很开心,偶尔会提到在北京的生活,说 “北京的冬天比上海冷,风特别大”,却没提一句当年为什么去北京。
dinner 吃到一半,陈亦舟站起来,说要去洗手间,林晚犹豫了一下,也跟着站起来,说:“我也去。”
走廊里很安静,只有尽头的窗户透进点月光。陈亦舟站在窗边,手里拿着烟,看见林晚过来,赶紧把烟掐灭,扔进垃圾桶:“你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