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她意有所指地看了我一眼。
我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她这句话,是在敲打李烨,更是在警告我。她知道了什么?还是单纯的试探?
李烨却仿佛没听出弦外之音,她笑了笑,说道:“母后说的是。不过,安子是朕亲自选的人,朕信得过。他虽然人笨了些,但胜在忠心。”
她一句“朕信得过”,便将太后的试探挡了回去,同时,也等于是在向太后宣告,我,是她的人。
离开慈宁宫,李烨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她知道了。”回到乾元殿,李烨屏退左右,对我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个。
“她不知道。”我却摇了摇头,“她如果真有证据,今天就不是家宴,而是联合顾宪在朝堂上逼宫了。她只是怀疑。她在诈我们。”
“怀疑,便足以致命。”李烨的眼神凝重,“看来,我们必须加快速度了。顾宪是头猛虎,太后是条毒蛇。我们被夹在中间,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那一夜,乾元殿的灯,亮了整整一宿。我们第一次,将各自掌握的所有关于顾宪和太后势力的情报,全部摊开在了一张地图上。那些朱笔圈出的名字和关系网,像一张巨大的、黑色的蜘蛛网,将整个皇宫,乃至整个王朝,都笼罩其中。
而我和她,就是被困在网中央的,两只看似弱小,却随时准备以命相搏的猎物。
8.邊關狼煙
太后的试探,像一根鞭子,狠狠地抽在了我们身上,让我们意识到,时间不多了。顾宪和太后,虽然彼此也互为政敌,但若是让他们发现了李烨的女儿身这个共同的、可以一击致命的把柄,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联手。
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打破这个看似稳固的三角平衡。
机会,来自八百里加急的边关军报。北方的蛮族部落,趁着深秋草料丰足,再度集结,骚扰大周边境,劫掠了数个村庄。
按照惯例,朝廷应立刻派遣大将,拨付军饷,前往边关镇压。而大周的兵权,有近一半,都掌握在顾宪和他安插在军中的亲信手中。每次边关有事,都是他扩充军力、索要粮饷的绝佳时机。
这一次,顾宪故技重施,在朝堂上慷慨陈词,请求“陛下”立刻下旨,命他的心腹大将,镇北将军赵匡,率领十万大军出征,并要求户部即刻拨付五十万两白银作为军饷。
满朝文武,无人敢有异议。所有人都以为,李烨会和往常一样,无奈地批准。
然而,李烨却放下军报,平静地问道:“众卿以为,丞相之议,如何?”
殿下一片死寂。
李烨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一个不起眼的、站在武将末席的白发老将军身上。
“定国公,您怎么看?”
定国公,是三朝元老,曾是大周的军神。但自从李烨的父亲登基后,他便被顾宪排挤,削去了所有实权,只留下一个空头爵位,赋闲在家。若非今日是商议军国大事的“大朝会”,他根本不会上朝。
被突然点名,定国-公浑浊的老眼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出列,沉声说道:“回陛下,老臣以为,蛮族骚扰,年年皆有,其意在抢掠,而非攻城。赵将军的十万大军,乃国之精锐,用以对付一群流寇,实乃牛刀杀鸡。且五十万两军饷,足以再装备五万新军。如此耗费国力,非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