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谢云昭替我涂好药,仔细地盖上药罐盖子,放回原处。他站起身,拿起案头那块干净的湿帕子擦了擦手,然后才走回书案后坐下。

他没有立刻回应我的抱怨。目光重新落回那张被他父亲斥责为“毫无杀气”的兵策草稿上,沉默了片刻。

“威风?”他轻轻重复了一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笔杆,声音低低的,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回答我,“我爹的兵策,需要的是锋芒毕露,是铁血杀伐……可阿绾,”他抬起头,看向我,那双清澈的眼睛里映着窗外的天光,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透彻,“我总觉得,有些事,并非只有刀枪才能解决。朝堂上的风波诡谲,有时比战场上的明刀明枪,更难应付。”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书案旁堆叠如山的经史子集,那里还摊开着一本《论语》。他微微叹了口气,那叹息轻得像一片羽毛落地:“就像你父亲,他能在朝堂之上引经据典,舌战群儒,为万民立言,为社稷献策,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大勇?”

我似懂非懂地看着他。七岁的谢云昭,说话的样子已经像个大人了。他说的那些“朝堂风波”、“舌战群儒”,离我太遥远。我只知道父亲在家总是板着脸,除了看他的花,就是看那些厚厚的、散发着陈旧气息的书,或者写那些永远也写不完的奏折,一点也不威风。

“可……可我觉得你爹那样才厉害!”我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小拳头下意识地握紧了,牵动了掌心的伤口,疼得又咧了咧嘴,“能保护很多人!”

谢云昭看着我,没再反驳。他清俊的脸上露出一丝很淡很淡的笑意,那笑意里似乎藏着点无奈,又有点别的什么我看不懂的东西。他拿起笔,重新蘸了墨,目光落回空白的宣纸上。

“或许吧。”他轻声道,笔尖悬停,“不过阿绾,你想学枪,想当将军?”

“想!”我毫不犹豫,斩钉截铁,眼睛都亮了。

他点了点头,语气平和而认真:“那,我们一起努力。将来,你执枪戍边,以武卫疆土;我秉烛理政,以文安黎民。同怀赤心,共守山河。但你要答应我,你也要好好跟着林伯伯读书写字,在战场上,纯靠蛮力行不通,还需策略。”

我愣住了,眨了眨眼睛,眉头皱成了“川”字。读书写字,好难啊。那些弯弯绕绕的笔画和拗口的句子总让我昏昏欲睡。

谢云昭好像读懂了我内心的想法,随即又说道:“如果你觉得林伯伯太过严厉,我来教你也是可以的。作为激励,我也会和父亲学习枪法的,你以后也可以教我练枪,我们互相鼓励,互相进步。好不好?”

我假装大人一样抱着手,来回踱步的思考:嗯~ 如果是谢云昭教......好像......也没那么讨厌了。

“好啊!”我立刻应下,随即又有点担忧地看着他,“可是云昭哥哥,你爹说你的兵策写得太软……你学枪,会不会也……” 后面“太软”两个字我没好意思说出口。

谢云昭握着笔的手似乎微微紧了一下。他抬眼看我,那双总是温润如水的眸子里,第一次清晰地掠过一丝属于少年人的、被轻微刺伤的不服气。那情绪一闪而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他的唇角抿成一条平直的线,透出一股执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