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编辑对旧书的理解很特别。"林溪搅拌着拿铁,目光不经意地落在他桌角的《玉兰诗集》上。那本书的封面有一处熟悉的折痕,和她大学时那本一模一样,让她不禁心生疑惑。
陆则的喉结动了动:"有些书像琥珀,能困住时间。"他没有告诉她,自己办公室的抽屉里,藏着所有她出版的摄影集,每本里都夹着便签,详细记录着照片拍摄的季节和地点——就像当年在图书馆做的那样。
他们聊了很久,从旧书的修复谈到摄影的技巧,却都小心翼翼地避开了那段图书馆的往事。夕阳西下时,陆则看着林溪离开的背影,忽然希望时间能够倒流。
合作拍摄定在翻新后的旧图书馆。再次踏入这个地方,两人都有些恍惚。崭新的书架和现代化的设备让这里焕然一新,但阳光透过窗户的角度,空气中书本的气息,还是那么熟悉。
林溪调试相机时,陆则拿起一本复刻版《雪国》当作道具,忽然轻声说:"这本书该夹点什么。"
"比如?"她按下快门,闪光灯亮起的瞬间,清楚地看见他眼中的光芒。
"比如一张照片。"他移开视线,指尖无意识地在书脊上反复摩挲,像是在抚摸一段珍贵的回忆。
拍摄中途突然下起了雨。陆则从包里拿出伞,黑色的伞面撑开时,林溪盯着伞柄上的一道浅痕愣住了——那是她五年前拍篮球架时,照片背面被特别提到的细节——此照片为冒雨拍摄,其实是忘带伞了哈哈,还好有一个很好的人为我打了一把伞柄刻了朵云的伞。
"这伞用了很多年?"她假装漫不经心地问道,心跳却不自觉地加快。
"嗯,大学时买的。"他收伞时,几滴水珠落在她的帆布鞋上,"当年总有人在雨天忘带伞,我想着......说不定能帮上忙。"他的声音很轻,仿佛在诉说一个珍藏已久的秘密。
林溪低头看着取景器,屏幕里的陆则正望着窗外,侧脸轮廓和记忆里那个躲在楼梯间的身影完美重合。她忽然想起什么,急忙翻出手机里的旧照片——那是她当年偶然拍下的陆则的笔记本,扉页上抄着一句诗:"玉兰开时,风会记得去年的形状。"
而此刻,他放在桌角的笔记本正好敞开着,最新的一页上,工整地抄着同样的句子。这一刻,林溪感觉时间仿佛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圆。
第三章:迟到的回应
合作接近尾声时,林溪在整理素材中发现桌上放着一个牛皮纸信封,是陆则的助理转交的。里面是一本再版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