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群在急速后退的视野中迅速模糊成一片尖叫着的、五颜六色的色块。引擎的轰鸣彻底盖过了身后的喧嚣,猎猎狂风扑面而来,吹得他歪斜的口罩在脸颊旁疯狂拍打,也吹散了他心头的惊悸。他下意识地将脸颊微微贴近前方宽阔的背脊,那冰冷的皮革下传来稳定而有力的心跳震动。

车速快得惊人,风声在耳边呼啸。骑手操控着钢铁猛兽在机场外围的车流中灵活穿行,每一次压弯都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精确和流畅。林以昼从未体验过如此原始的速度感,肾上腺素飙升的同时,一种奇异的、劫后余生的兴奋感也开始在血液里窜动。

“抱紧!”前方的声音再次传来,比风声更清晰,带着命令的口吻,“别乱动,摔了我赔不起!”话语里甚至带着一丝戏谑。

这话像一根小刺,轻轻扎了一下林以昼身为顶流的自尊心。在巨大的风噪中,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贴近对方的后背,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嘟囔了一句,带着点不服气的倔强:“我比你贵。”

前方骑手的身体似乎僵硬了微不可察的一瞬。

随即,一声短促、低沉、带着明显被逗乐意味的“操”从喉间溢出,被风撕碎,却清晰地传到了林以昼的耳朵里。那笑声里没有嘲讽,反而有种棋逢对手般的兴味。

林以昼攥着他皮衣的手指,不自觉地又收紧了几分。机车轰鸣,载着两人,向着未知的节目录制地点,一头扎进成都闷热的午后。

第二章 海拔4298

节目《极限征途》的录制点设在川藏线上,旨在展现偶像明星挑战极限的另一面。林以昼是被公司半强迫塞进来的,美其名曰“转型尝试”;而沈纵,则是节目组力邀的“护航者”——前职业摩托车手,越野拉力赛传奇,因伤退役后成了自由探险家,性格和名声一样带着棱角。

在康定城外的折多山脚下,林以昼才算真正看清了这个把自己从机场“捞”出来的男人。沈纵摘下头盔,露出一张轮廓深邃、线条硬朗的脸,眉骨很高,眼神锐利如鹰,下颌线绷紧时带着一种天然的桀骜。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成熟些,大概三十出头,皮肤是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健康麦色。当他看到林以昼那张被粉丝追捧的精致面孔时,眼神里明显掠过一丝“麻烦”的意味,只是很快被职业化的淡漠取代。

“沈纵。”他伸出手,手指骨节分明,带着薄茧。

“林以昼。”林以昼回握,对方的手掌干燥、有力,温度很高。

录制从第一天起就充满了沈纵式的不近人情和高原环境的严酷考验。导演组似乎打定了主意要制造“反差萌”和“CP感”,规则简单粗暴:沈纵和林以昼必须组成固定搭档,完成所有骑行任务。今天的任务更直接——必须在日落前,在折多山垭口(海拔4298米)拍摄到足够“有爱”、“能炒CP”的双人互动镜头,否则视为当日任务失败,全体工作人员扣发当日津贴。

高海拔稀薄的空气让林以昼呼吸急促,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头晕目眩。沈纵虽然体能强悍,但也眉头微锁,密切关注着林以昼的状态,偶尔递过氧气瓶,动作干脆利落,没什么多余的废话。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僵,镜头捕捉到的画面常常是沈纵一脸不耐地指导动作,林以昼强忍不适努力配合却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