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关,是最难啃的菜单革新。桑牧云从母亲的拿手菜中精选出几道:响油鳝糊(改为精致少油小份)、清炒虾仁(保留本味)、栗子烧鸡(去骨切小)、雪菜冬笋(时令特色)。她反复试验,在不改变灵魂风味(这是底线)的前提下,调整分量(小份/单人份)、装盘(用素雅的深盘或竹编小筐)、增加健康元素(减少重油,用橄榄油,增加应季时蔬)。但她最核心的创新,是尝试将这些“妈妈的味道”融入咖啡搭配场景:

•“狮子头的温柔”—— 迷你版红烧狮子头配时令蔬菜和栗子泥。

•“响午时光”—— 少油响油鳝糊配荞麦拌面(适合午间轻食套餐)。

•“栗恋拿铁”—— 秋冬限定:微甜栗子泥搭配热拿铁,附赠一枚小栗子烧。

•“荷香初霁”—— 夏季限定:自制荷花酥(参考叶轻舟第一册提过的灵感,请老手艺人指导)配冷萃茉莉茶。

每一样新产品,桑牧云都像对待艺术品一样试验记录,记录口感、成本、备料时间。而这一切,都在桑弘业阴沉如铁的目光注视下进行。他对新菜单嗤之以鼻,称狮子头变小是“歪门邪道”,批评栗恋拿铁是“糟蹋咖啡也糟蹋栗子”。他拒绝尝试任何一口新式菜肴。后厨新购置的蒸烤箱和咖啡机,在他眼里如同入侵的怪物。

第三章:邻里间的微澜

装修的噪音与新奇的改造不可避免地惊动了周围的老邻居。“桑记”要变“咖啡馆”的消息像长了翅膀。质疑像藤蔓一样缠绕过来。

“小云啊,真要做那个啥咖啡?那玩意儿又苦又贵,能有咱的老菜实诚吗?”隔壁开杂货铺的李婶拉着桑牧云,忧心忡忡。

“弘业啊,你也不管管?这老馆子改得像个西餐厅,老祖宗的手艺要传不下去咯!”棋友老刘在桑弘业耳边吹风。

桑弘业沉默着抽烟,眉头皱得死紧。

开业前夕,桑牧云决定先让部分老顾客和新店概念进行一次预热接触。她制作了精美的邀请函(吴慧心大姐主动帮忙润色文字),内容真诚坦率:

“榆荫里的老朋友们:

‘桑记’不是消失了,而是在成长的路上开了扇新的窗。

敬邀您于本周末上午10点,莅临‘桑记家味馆 & 云栖咖啡馆’,免费品鉴首批‘记忆新味’轻食点心和一杯开业特调咖啡。

让我们在新旧交融的味道里,聊聊老街往事,也看看未来的可能。 —— 桑牧云、桑弘业 敬上”

邀请函贴到了杂货铺门口、社区告示栏。桑牧云还给一些常在店里吃饭的老顾客单独送了过去。效果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

周末上午十点,“云栖”落地窗外,聚拢了一群探头探脑的老街坊。李婶、老刘、修自行车的赵伯……还有几个被爷爷奶奶拉来看热闹的小孙子小孙女。桑弘业绷着脸坐在“烟火区”的老方桌旁,没有去迎客。

桑牧云深吸一口气,换上温煦的笑容,拉开崭新的店门。

第四章:初啼与波澜

清新的豆香(咖啡)和淡淡的焦糖香(现烤的栗子烧)取代了厚重的油烟味,涌入每位到访者的鼻腔。新装修的空间明亮温馨又保留着熟悉感。

长条吧台上,摆放着小碟试吃的“创新菜”:玲珑剔透的单颗狮子头配一片脆嫩的西兰花、一小份摆在竹编碟子里的响油鳝糊(油亮诱人、分量精巧)、三颗新出炉的荷花酥如艺术品(小孙女“哇”地叫出声)、以及装在小杯里的“栗恋拿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