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陈风的军靴碾过干裂的地表时,听见了细微的碎裂声——不是土块崩解,是藏在沙下的塑料瓶被踩扁了。瓶身上印着模糊的“氧合营养液”字样,保质期栏印着“2049.07”,早已过期两年。风卷着沙粒打在护目镜上,发出“噼啪”响,远处的净化塔像根锈铁针插在戈壁里,顶端的指示灯闪着微弱的红光——那是“低氧预警”的信号,老城区的人对这光再熟悉不过。

“目标碳足迹强度12.7,超出基准值300%。”手腕上的碳轨仪突然震动,电子音刺破干燥的空气。屏幕上的红色光点正沿着废弃地铁隧道的轮廓移动,尾迹拖出狰狞的曲线——那是过量碳排放留下的热信号,像毒蛇吐信时的磷光。陈风摸了摸腰间的电磁手铐,金属凉意顺着指缝爬上来。这是本月第三起大规模碳晶走私案,管理局的通报里写着“务必严查,斩断源头”,字缝里飘着南区净化塔检修的消息——他比谁都清楚,“检修”意味着老城区要断氧72小时。

地铁隧道入口堆着锈蚀的集装箱,有个箱体被撬开了豁口,露出里面的黑色保温棉。陈风侧身钻进去时,闻到了熟悉的味道:臭氧混着汗酸,是长期在低氧环境里生活的人才有的气息。隧道壁上贴着褪色的标语,“低碳生活,人人有责”的字样被涂鸦覆盖,改成了“要活命,偷碳晶”。

“别躲了。”他的声音撞在隧道壁上,反弹回来时带着回音,“碳轨仪的误差不超过0.3米。”

阴影里传来窸窣的响动,接着是个苍老的女声:“官爷……我就带了这点。”

一个佝偻的身影从堆着破布的角落挪出来,怀里抱着铁皮箱。是个老太太,花白的头发粘在汗湿的额头上,破棉袄的肘部磨出了洞,露出里面的合成棉絮。她的碳感手环亮着刺目的红灯,屏幕上“-217.5碳币”的数字正在缓慢跳动——负额每增加1碳币,就意味着多欠管理局3小时强制劳动。陈风见过太多这样的“负碳户”,他们最终的归宿都是碳矿场,在千米深的地下挖碳晶,直到肺里灌满矿尘窒息而死。

陈风按住她递过来的铁皮箱时,指尖触到了箱壁的震颤。不是老太太在抖,是箱子里的东西在发热——浓缩碳晶储存时会释放微量热量,这箱的温度至少能烧开半壶水。他掀起箱盖一角,看见黑色泡棉里嵌着二十几块鸽子蛋大小的碳晶,在隧道昏暗的光线下泛着蓝盈盈的光——每块含碳量500克,黑市上能换30升应急氧气,够老城区的人活上一周。

“不是我要走私。”老太太突然抓住陈风的裤脚,指甲缝里还嵌着泥,“小孙子在安置点发烧,氧舱床要100碳币/小时……管理局的配给根本不够!”她拽着陈风往隧道深处走了两步,指着堆在破布上的小被褥:“你看!他就在这儿!烧得直说胡话!”

陈风的靴尖踢到了箱底的药瓶,标签上“儿童肺纤维化”的字样刺得他眼睛疼。他想起昨天去仓库领妹妹陈雨的营养液时,管理员老张叼着低碳烟说的话:“南区的配额又砍了,说是要优先供给绿区的生态乐园。那些富人嫌老城区的‘碳排污染源’碍事,连孩子的救命氧都要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