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张弛的心一点点往下沉,觉得自己真是疯了,怎么会问这种问题。

然而,赵秉坤再次开口,语气却带上了一丝奇异的味道:“第三纺织厂?老电机?你确定是那种老式的、七八十年代的甚至更早的大型电机和机床?”

“广告单上是这么写的!应该没错!”张弛赶紧回答。

“你在那里等着!别走开!我马上派人过去看看!”赵秉坤的声音陡然拔高,甚至带上了一丝急切,“如果东西对,我给你介绍费!”

电话挂断了。张弛握着话筒,听着里面的忙音,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不到半小时,一辆面包车疾驰而来,跳下两个穿着工装、看起来像是技术员的人。张弛迎上去,带着他们找到了那个看守仓库的、愁眉苦脸的刘师傅。

打开锈迹斑斑的仓库大门,灰尘扑面而来。里面堆满了各种破烂般的机器设备,覆盖着厚厚的油污和灰尘。

那两个技术员进去仔细查看了半晌,特别是几台锈蚀得不成样子的巨大电机和一台床身上刻着外文标识的老式冲床,他们低声交流着,眼神发亮。

其中一人走出来,直接给赵秉坤打电话:“赵总,没错!是‘老毛子’时期的东西!那台冲床是德国五十年代的!电机线圈全是紫铜!现在有专门收这个的,拆解了,里面的稀有金属和核心部件比废铁价格高几十倍!量这么大,这一仓库,转手至少这个数!”他比了个手势。

张弛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技术员挂了电话,对张弛说:“先生,赵总说了,这信息是你提供的,他牵线,促成这笔生意,给你纯利润的一成作为信息费。卖家这边,我们去谈。”

刘师傅早就被这突如其来的买家搞懵了,听说这些当废铁都没人要的破烂居然能卖上价,几乎是喜出望外,价格很快谈拢。

几天后,交易完成。张弛的银行卡里,凭空多出了整整八万块信息费!加上之前的十万,他拥有了十八万的启动资金!

站在银行柜台前,看着屏幕上那串数字,张弛感觉脚下的地面依旧不真实地漂浮着。红线断落,广告单,赵秉坤的需求…这一切环环相扣,精准得可怕。

那本《万法归宗》?他再次翻看那“金线寻龙”术,下面还有一行极小的注解:“此法验者,心诚则灵,然牵引机缘,必有耗损,慎之。”

耗损?他想起那断掉的红线。这只是象征性的耗损吗?

5 突来的逆袭

他还没来得及细想,新的变化发生了。

之前追债最凶的一个债主——供应他饭馆食材的王胖子,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他似乎“搞到了点钱”,电话直接打到了小卖部的公用电话上(张弛留了这个号码给极少数必要的人),声音凶狠地威胁,再不露面还钱,就找人卸他一条腿。

张弛握着话筒,手心冰凉。十八万,依然远远不够。而被债主盯上的恐惧,再次攫住了他。

那天晚上,住在小旅馆床上的张弛,再次坠入了梦境。

依旧是无边无际的白雾,白衣老者的身影却比上次淡薄了许多,仿佛随时会消散。那本悬浮的《周易》也没有出现。

老者的声音带着一丝空远的回响,直接在他心神中响起:“财帛动人心,债孽紧相随。欲解眼前困,向北觅‘水’音。见‘坤’则止,得失之间,自有机枢。切记,福祸无门,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