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角门吱呀一声轻响,一名小校引着两人抬食盒进来,依旧是按时的供给。只是这次,食盒格外沉些,除了饭菜,还有一小坛未开封的酒,坛泥上烙着相府的印记。

小校将酒坛特意取出,捧到檐下肃立的张辽面前,低声道:“将军,丞相府遣人送来的,说是犒劳将军辛苦。”

张辽目光落在那坛酒上,泥封完好,确是丞相府窖藏。他沉默一瞬,抬手接过,挥退了小校。酒坛入手微沉,冰凉的陶壁贴着掌心。

他提着酒坛,转身,第一次主动踏入了正厅门槛。

厅内烛火比前两夜多点了几支,光线稍亮,却依旧驱不散那盘踞已久的冷清。关羽仍坐在原处,如同生根。三日不饮不食,他面容更显清癯,眼眶微陷,但腰背挺直依旧,那双微阖的眼帘下,目光如深潭寒水,未见分毫浑浊。那份孤傲,未曾被饥渴和囚禁磨去半分,反而愈发锐利,像一柄藏在匣中的绝世宝刀,静待出鞘饮血之时。

膝上的青龙刀,映着跳动的烛光,流转着幽冷的青芒。

张辽的脚步在厅中停下,与关羽相隔丈许。他将那坛酒放在两人之间的青砖地上,发出沉闷一响。

“丞相赐酒。”他开口,声音因长久的沉默而带着一丝粗粝,“云长兄,三日滴水未进,非英雄所为。”

关羽眼帘缓缓掀起,目光如实质般落在张辽脸上,又扫过那坛酒,嘴角扯起一个极淡、极冷的弧度。

“曹丞相的酒,”他声音低沉,却字字清晰,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诮,“关某,怕消受不起。”

拒绝得干脆利落,不留丝毫余地。

张辽并不意外。他站在那里,并未因对方的拒绝而动怒,也未立刻转身离去。厅内陷入一种奇特的寂静,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偶尔传来。

良久,张辽忽然开口,说的却是另一件事,声音不高,仿佛只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这厅中唯一可能听懂的人听:

“当年下邳城外,雨疾风狂。”

关羽抚髯的手微微一顿。

张辽的目光似乎透过眼前的墙壁,望向了很远的地方,声音里带上了一丝难以察觉的飘忽:“若非云长兄那一声断喝,拦下乱箭,张某或许早已成了白门楼下一具无头枯骨,何来今日……”

他话未说尽,但意思已然明了。那是徐州旧事,一场混战中的片刻交集,一次于他而言的救命之恩。彼时各为其主,阵前搏杀,这一点滴恩义,在尸山血海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却又真实存在。

关羽丹凤眼微眯,审视着张辽,似在判断他提及此事的用意。他并未接话,只是沉默着,等待下文。

“今日之局,非辽所愿。”张辽的声音重新变得沉冷,目光落回关羽身上,“丞相之令,军国之事,辽不敢违。然……”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语,最终却只是重重说道:“夫人与公子,无恙。”

这是一个承诺,一个保证。在他能力所及之内,保她们性命无虞,不受折辱。这或许是他此刻唯一能做的,在军令和旧谊之间,劈出的一条狭窄缝隙。

关羽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张辽脸上每一寸冷硬的表情,看清其后真正的意图。厅内烛火摇曳,将他二人的身影投在墙上,巨大而沉默,彼此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