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凌晨两点的她
凌晨两点十七分,上海的雨还在下。
林晚把伞靠在便利店门口的金属架上,水珠顺着黑色长发滴落在地砖上。她摘下湿透的围巾,轻轻甩了甩,然后走向收银台。
“老样子?”陈默抬头,声音低沉,带着一点刚睡醒的沙哑。
“嗯。”她笑了笑,“热美式,加一份三明治。”
陈默点点头,熟练地操作咖啡机。蒸汽喷出的白雾模糊了他镜片后的双眼,也模糊了这个城市的孤独。
他是这家24小时便利店的夜班店员,31岁,前程序员,现在只想安静地活着。 她是林晚,28岁,自由插画师,靠接零散项目维生,最近三个月没交房租。
“又熬夜赶稿?”陈默递过咖啡,顺手把三明治放进纸袋。
“客户临时改需求,明天中午前要交。”林晚接过,指尖不小心碰到了他的手背,两人都没说话。
窗外雨声淅沥,路灯在水洼里碎成一片片光。 店内循环播放着轻爵士乐,音响有些杂音,像是老式录音带被反复使用后的疲惫。
林晚坐在靠窗的高脚凳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的瞬间,映出她略显憔悴的脸。 她咬了一口三明治,咖啡的热气拂过鼻尖,忽然觉得这一刻竟有些安心。
这是她连续第七天凌晨来这家店。 也是陈默第一次记住她的口味。
“你每天都这个时候来?”他终于问。
“嗯,灵感总在深夜才肯来。”她笑,“你呢?一直上夜班?”
“白天太吵。”他说,“晚上清净,适合发呆。”
林晚抬头看他一眼。他穿着深蓝色制服,袖口卷到小臂,手腕上有道淡淡的疤痕。眼神平静,却像藏着什么。
她没再问。
雨渐渐小了。 三点零五分,她合上电脑,说:“今天画完了。”
陈默抬头:“能看看吗?”
她犹豫了一下,把屏幕转过去。
是一幅插画: 昏黄路灯下,一个女孩撑着伞站在便利店门口,玻璃门上映出她孤单的影子,而柜台后的男人正低头煮咖啡,蒸汽模糊了他的脸。
“这……是我?”陈默怔住。
“不是你。”林晚轻声说,“是感觉。我这几天,总觉得自己在等一个人。”
陈默没说话。 他低头整理货架,动作很慢,像在回避什么。
林晚走出店门时,雨已经停了。 她回头看了一眼,陈默站在玻璃门内,正望着她。
两人隔着玻璃对视了几秒。 然后她转身走入夜色,背影渐渐消失在街角。
陈默拿起她用过的咖啡杯,杯底还留着一点褐色的痕迹。 他轻轻擦掉,低声说:
“我也在等一个人。”
可那个人,已经回不去了。
第二章:旧手机里的录音
凌晨一点四十三分,仓库的灯忽明忽暗。
陈默蹲在货架最深处,翻找一箱迟迟没到的咖啡胶囊。指尖触到一个蒙尘的塑料袋,里面是一台老款安卓手机——是他三年前用的那台。
他愣住了。
这手机早该丢了。 可它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按下电源键,屏幕一闪,竟还能启动。电量:7%。
锁屏照片是一张地铁站的合影:他和一个穿米色风衣的女人并肩站着,笑容温柔。那是苏晴,他的前女友,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