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又一个夜晚,胖婶的话连同巧芬的影子,在于文远心上来来回回。他感觉到身体在摇晃,这小小的船也在摇晃,天上的皎月、河里的星辉,都在摇晃。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在他心中萌发,既甜蜜又酸楚。

然而此后几天,他都没看到巧芬。码头上洗衣服的人换成了别的姑娘,打水的也是别人。于文远想问,却又不知该问谁,如何问。

直到除夕前一天,货物几乎卖完了,于文远准备回家时,才鼓足勇气问胖婶。

胖婶哈哈地笑了一阵,这才说来:巧芬的弟弟们都上中学住校了,她前几天刚满18周岁,去镇上办了身份证,这样就能去南方打工了。

“走这么急,过年都不在家?”于文远问,心里空落落的。

“越是过年,那边工资越高哩。”胖婶说,“那孩子,心里装着家呢。说是要多挣点钱,让弟弟们安心读书。”

天空忽然彤云密布,大片大片的雪花从空中旋舞着飘落。这是七巧河沿岸今冬的第一场雪,山丘、草木、村庄都渐渐白了。

年,就快到了。于文远收拾好船舱里的稻草,把毛巾裹着的暖水瓶再一次灌上热水,摇橹,北归。

他想了想,自己翻过年就19岁了。

他看了看,如来时一样,船篷上又载了一层雪,闪着晶莹的光。

河水比来时冷了许多,桨声也显得沉重。于文远的心里装着太多思绪:父亲的病、自己的未来、还有那个笑容如阳光般灿烂的姑娘。

4 风雪重逢

划到半途,雪越发大了。于文远不得不找个避风处暂时停靠。正当他准备生火取暖时,忽然听到远处有呼喊声。

循声望去,只见河岸上有个人影在挥手。于文远忙将船靠过去,惊讶地发现那竟是巧芬!

“你怎么在这里?”两人几乎同时发问。

巧芬先笑了:“我去镇上办手续,回来晚了些。这雪下得突然,路上不好走,想看看有没有船顺路带我一段。”

于文远忙请三妮上船。姑娘的脸冻得通红,却依然带着那标志性的笑容。

“你不是去南方了吗?”于文远问,心中有种失而复得的喜悦。

“后天走,年三十的班车。”巧芬答道,“虽然过年期间工资高,但总得在家过个年再走。”

船继续向北行去。雪越来越大,两人不得不再次寻找避风处。最终,他们在一个荒废的小码头停靠,决定等雪小些再走。

狭小的船舱里,两人相对而坐。于文远拿出剩下的煎饼和热水,与巧芬分食。起初有些尴尬,但随着交谈深入,两人渐渐放松下来。

巧芬讲述着她的家庭,她的梦想。她想去南方打工,多挣些钱供弟弟们读书。“我读书不行,但弟弟们聪明着呢。将来他们有了出息,我也就放心了。”

于文远则讲述了自己的高考失利,以及最初的不甘与沮丧。“这些日子,我好像明白了很多。人生不只有一条路,就像我爹,摇了一辈子船,走了无数村庄,帮了无数人,也是一种活法。”

夜深了,雪依然未停。巧芬困得睁不开眼,却还强撑着。于文远犹豫再三,最终提议两人背对背休息,以此保持温暖和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