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下午一点,陈岩回到一楼,想再找老李问问住户情况,却发现接待台后空无一人,台面上,那份报纸还摊开着,陈岩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日期是十年前的一个日子。

接待台抽屉没有锁,陈岩犹豫了一下,职业习惯还是让他拉开了抽屉,里面杂乱地放着一些文具、单据,还有一本薄薄的、封面没有任何标识的灰色笔记本。

他慢慢翻开了笔记本,里面的字迹工整甚至堪称刻板,简直像是某种机械打印体,但分明是手写的,记录的内容非常奇怪:

“日志更新,观测项:静安居异常现象记录。”

“规则一:每日下午3点至3点零5分,整栋建筑的自来水供应将呈现惰化特性。禁止接触、饮用,后果:生物组织惰性化,不可逆。”

“规则二:建筑内现存总生命体数量必须始终保持为质数。非质数状态下,中央通风系统将间歇性启动频率干扰,诱发定向障碍及强烈幻觉,安全阈值:低于15分钟。”

“规则三:每周二、四晚11点47分,地下储藏室门口照明设备(编号L-03)将失效11秒,失效期间,严禁处于其光照覆盖区域。后果:空间结构冗余性修正。”

记录到此戛然而止,后面都是空白页,最后一条记录的时间是五年前。

陈岩合上笔记本,眉头紧锁。

这读起来像是一本拙劣的科幻小说设定集,或者某种精神疾病患者的妄想日记,是前任管理员留下的?恶作剧?他看了一眼手表,下午两点五十分。

理性告诉他这荒谬绝伦,但保险调查员的职业素养让他无法完全忽视任何信息,无论它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他决定进行一次快速验证。

选择哪一条?规则一的时间点最近,且验证风险看似可控,只需要观察,无需亲身触碰。

他走到一楼公共卫生间,拧开水龙头。浑浊的黄水涌出片刻后,变得清澈。他关掉水,看了一眼手表:两点五十八分。

他退到卫生间门外,隔着一段距离观察着那静止的水龙头,同时感受着自己的心跳,寂静中,只有自己的呼吸声,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下午三点整。

毫无征兆地,水龙头内部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像是砂纸摩擦金属的沙沙声,紧接着,清澈的水流再次流出,但这一次,它的状态完全不同了。

它失去了通常水流应有的灵动和张力,变得异常沉重和粘稠,像是某种透明的、缓慢流动的非牛顿流体。

它无声地落入洗手池,几乎没有溅起任何水花,而是以一种违背物理常识的方式迅速积聚,表面光滑如镜,甚至反射出一种油腻的,令人不安的光泽。

陈岩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这景象极其诡异,完全不符合流体力学,他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为了进一步验证,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支备用的一次性塑料墨水笔,拧开,取出里面的塑料笔管和小小的弹簧,他小心地将轻小的弹簧靠近那诡异的水流。

弹簧的边缘刚一触碰到那水,瞬间就失去了所有金属光泽,变得灰暗、酥脆,像是被瞬间抽走了所有能量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