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翻开扉页,一张借书卡滑落。 卡片空白,只有一行竖排红章:缄默之书·第0册。 下一秒,空白页浮现字迹,像有人正隔着纸写字: “7岁生日,爸爸把蛋糕放在窗台,风把蜡烛吹灭。你转头看见一个穿红毛衣的女人站在门口,你对她笑,她却把食指竖在唇上。” 我愣住。那天只有我和父亲。 字迹继续浮现: “她是谁?”

我合上书,书页夹出另一张卡片。 这一次,上面是我的照片,但脸被挖空。 背后用铅笔写着: “逾期第1天,记忆开始归还。”

他原本确实打算删掉短信当垃圾信息,可三件事让他改了主意:

1.短信末尾的“记忆滞纳金”四个字。   学校里所有官方通知都用“罚款”“扣分”这类词,唯独这条短信用了“滞纳金”,跟父亲当年在银行工作时对账簿上的手写备注一模一样。那种旧纸味一样的措辞,让他心里咯噔一下。

2.借书卡号后四位是“0714”。   他七岁生日就是7月14日,而那张早已丢掉的《小王子》扉页上,也正好写着这个日期。系统再怎么错乱,也不会把私人纪念日编进卡号。

3.最关键的一条——短信发件人显示“0000-0000”。   他试着回拨,听筒里不是空号提示,而是图书馆闭馆广播的录音:“……本馆零层将于凌晨四时四十四分关闭,请按时离馆。”这段广播只在图书馆内部播放,从来没对外公开过。

三件事叠加,让他觉得这不是系统错误,而是某个“内部渠道”专门点名找他。   他想知道:谁拿走了他的生日,又是谁替他还了记忆滞纳金。

3 借书卡0号

第3张 借书卡0号

电梯“叮”一声打开,灯却先灭了半秒,像眨眼。我踩出去,脚底传来旧木地板的空洞回声。面前是一条笔直的通道,尽头孤零零摆着一张木桌——桌面钉着黄铜铭牌:0号借阅台。

桌后没人,只有一台老式打卡机,黑铁机身,开口像咽喉。我靠近,机器自己亮了,吐出一张红色卡片,边缘还带着齿孔。正面印着我的名字、学号,以及一行竖排烫金日期:死亡——07-29。我的生日。卡片背面用凸版压出小字:请于04:44前归还本人。

我喉咙发紧,把卡片翻过来,却发现学号最后一位正在慢慢褪色,像被橡皮擦掉。打卡机又“咔嗒”一声,吐出第二张空白卡片,接着是第三张……它们叠在一起,像没写完的讣告。我伸手去挡,机器停了,红灯转成绿色,发出图书馆闭馆广播的倒数:“距离零层关闭还有四小时四十三分。”

我想把卡片塞回去,桌底忽然伸出一条黄铜推杆,把卡片全扫进暗格,动作干脆得像图书管理员在催我还书。紧接着,桌面弹出一台旧显示器,屏幕左上角写着“监控回放”。

画面是黑白的,时间戳:昨夜23:57。镜头对着闸机,我看见自己穿着和现在一样的外套,低头刷校园卡,屏幕同样提示“无效”。接着无脸管理员开门,我跟着进去,动作流畅,没有犹豫。画面里的我走进电梯,按下“0”,电梯门合拢前,他抬头对着摄像头笑了——那笑容像提前知道会被看到。

我后背一下凉透。昨夜我在宿舍睡觉,舍友可以作证。可录像里的我,袖口沾着半干的墨迹,正是刚才电梯里我手背上的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