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屏幕忽然雪花,13秒整,像有人用指甲划坏磁带。雪花消失后,镜头切到零层内部:录像里的我站在0号借阅台前,打卡机吐出红色卡片,他拿起看了一眼,随手塞进兜里,然后抬头,对着镜头比了一个“嘘”。画面定格在他竖起的食指上,随后黑屏。

我下意识摸向自己口袋——那张红色借书卡正躺在里面,齿孔刮着指腹。卡片上的死亡日期比刚才更清晰,连小时都浮了出来:04:44。

头顶的灯闪了两下,像提醒我该继续。打卡机再次亮起绿灯,吐出一张新卡片,这一次只有一句话:

“逾期者即归还者。”

我攥着卡片转身,通道尽头多了一扇平时不存在的铁门,门牌写着“还书口”。门缝里透出微光,像有人在等我。我知道,规则已经摊牌:要么在4:44前把“我”还回去,要么让卡片上的日期成真。

我低头看表,00:01。倒计时开始。

4 回声批注

灯光像被谁调暗了一格,只剩头顶一排冷白的日光灯苟延残喘。我贴着通道墙走,鞋底每踩一次地板,都听见回声慢半拍地跟上,好像地板下还有另一个我。尽头是阅览桌,桌上只摆一本书,黑脊烫金:《量子记忆学》。书口用红笔标着“馆内专用”,却落了厚厚灰尘。

我翻开扉页,一张借书卡滑落——林晚舟,1965级应用心理系。卡片背后写着潦草铅笔字:“别读第301页,除非你想变成我。”字迹因为年代久远有点花,却像刚写完一样带着石墨反光。我下意识把书摊到301页,页边空白处密密麻麻全是铅笔批注,字迹越往后越急促,最后几行甚至划破了纸——

“1979.07.29 他们把记忆切成书页

1980.11.03 我听见自己在别的书架上朗读

1982.04.14 我忘了自己的脸

1984.12.25 请救我,我还叫林晚舟”

批注到此戛然而止,最后一道笔迹拖出长长的线,像指甲挣扎的轨迹。我喉咙发干,手指停在纸面上,忽然感觉纸张微微起伏,像皮肤在呼吸。

我低声念出第一行:“他们把记忆切成书页。”声音在空旷的零层荡出回声,却不是我的音色,而是一个更轻、更细的女声。我愣住,第二句不由自主跟着念:“我听见自己在别的书架上朗读。”回声叠成两层,像女人贴在我背后一起读。第三句出口,灯光突然抖了一下,像电压不稳。等我读到“请救我”,女声已经盖过我的嗓子,尖锐地回荡在天花板上。

我意识到规则——朗读超过三分钟,批注者会“醒”。可等我合书已经来不及,第301页自己翻动,更多铅笔字像雨后蘑菇一样冒出来:

“你读我了。”

“继续读。”

“带我出去。”

纸张边缘开始渗出水迹,墨色晕开成一只睁大的眼睛。我猛地合上书本,灯光瞬间全灭。黑暗里,我听到“嘶啦”一声脆响,像有人狠狠撕下一页纸。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书页被无形的手疯狂扯碎,碎纸拍打在我脸上,带着潮气和霉味。

灯光重新亮起时,我面前的书只剩半本,断面处滴着黑水。一团半透明的影子蹲在桌面上,长发垂地,校徽别在胸口——1965式样的红底白字。她抬头,没有瞳孔,眼眶是两个漆黑的洞,却准确对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