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中药材暴涨!我搞到三个独家秘方,值九十万!开厂不?就咱俩,利润对半分!"
掌心的种子突然变得滚烫如烙铁。陈默盯着路口的霓虹灯,喉结动了动:"具体什么秘方?"
"见面详谈!我在老地方等你!"庄林匆匆挂了电话。
陈默握紧手中的种子,感受到它传来的温热波动,似乎在提醒他要谨慎。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前去赴约,但要保持警惕。
次日上午,陈默站在废弃的第三纺织厂车间里,霉味混着铁锈味直往鼻腔里钻。庄林踩着满地碎砖,指着墙上刚刷白的区域,红漆写的"康源药业"四个大字还泛着湿气,在昏暗的车间里格外刺眼。
"瞧见没?我找施工队连夜刷的,够气派吧?"
陈默捏着口袋里的种子,温热的触感透过衬衫渗入皮肤。他扫了眼墙角堆着的机器——两台锈迹斑斑的粉碎机,一台掉漆的封口机,传送带上还沾着半块发霉的月饼,显然已经废弃多年。
"设备呢?"他踢了踢脚边的螺丝,"就这破烂能生产?"
"设备不急!"庄林拍了拍裤兜,手机屏幕亮起,壁纸是辆红色保时捷,"订单先到了!488万!顶级黄芪精粉,对方要现货!"
他点开微信,聊天框里是个昵称"李总"的账号,头像是个戴金链子的胖子,最后一条消息是:"陈老板,钱已打,尽快发货。"
陈默接过合同仔细查看。甲方公司名是"沪上康泰药业",公章盖在乙方栏下方,边缘泛着不自然的红,像被人反复描过。他凑近细看,发现条款序号竟有重复——"5.2交货时间"和"5.2验收标准"并列,这完全不符合正规合同的排版逻辑。更蹊跷的是,合同末尾的"法定代表人签字"处,签名字体歪歪扭扭,像是用左手写的。
"庄子,你这公章……"陈默指着合同,"我前阵子帮玲玲她哥审合同,人家说现在正规公司都用带芯片的防伪章,盖章时会有红外记录。你这章……"
"嗨,那都是虚头巴脑!"庄林把合同往桌上一摔,椅子腿蹭得地面发出刺耳的声响,"我妈在刻章店打过工,这种章她闭着眼能刻十个!李总急着要货,咱们先把这单做了,赚了钱再买设备!"
他掏出手机晃了晃,"你看,李总刚发消息,说明天就派车来拉货!"
种子在裤袋里突然发烫,烫得陈默大腿生疼。他想起上周在律所帮忙整理案卷时,看到过伪造公章的案例——真正的公章边缘有细微的齿轮纹,是机器压制出来的,而手工刻的章边缘往往毛糙。他摸出手机,打开闪光灯对准公章,果然,边缘的红色油墨里嵌着几丝白色的刻痕,像碎裂的瓷片。
"行,我信你。"陈默将合同收进公文包,"但你妈那边...我得见见人,把把关。"
庄林的脸色瞬间变了变,眼底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堆起笑:"那能难倒我?明儿我带妈来,让她当面给你刻个章!"
送走庄林后,陈默打车去了通讯公司。他报出庄林的手机号,柜台小妹刷了刷系统:"机主母亲叫庄桂兰,住在城南银杏苑3栋201。"
接下来的几天,药材加工厂的筹备卡在了证照上。庄林总是推说"跑手续的人喝酒误事了",陈默盯着他躲闪的眼神,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早托律师朋友查过,"沪上康泰药业"根本不存在,连工商系统里都没有注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