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抵达时,科考队已经准备就绪。队伍由不同物种成员组成,包括一位擅长传感技术的轨道裔专家和一位莱昂族地质学家。
“我们将乘坐‘探索者’号深潜器下潜,”艾拉亲自迎接他们,“它配备了最新型的传感器和守护系统。”
马克斯扬起眉毛:“守护系统?”
“名义上是为防御大型掠食者,”艾拉微微一笑,“但实际上更多是象征性的。大洋中已经几十年没有发生过攻击事件了。”
深潜器呈流线型,外壳覆盖着自适应光学迷彩,此刻显示着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的图案。进入舱内,各种先进仪器井然有序,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前观察窗——一整块纳米增强玻璃,提供无与伦比的视野。
下潜过程如同进入另一个世界。阳光逐渐被深蓝吞噬,偶尔有生物发光的痕迹如流星般划过。奇琳着迷地记录着遇到的每一种生物,而马克斯则专注于能量读数。
“接近目标区域,”驾驶员报告,“启动高精度扫描。”
主显示屏亮起,展示着海底地形图。突然,一个异常信号出现在边缘。
“那里!”索菲亚指向一个微弱但明确的信号,“能量特征匹配,但极其微弱——像是残余信号。”
深潜器调整方向,缓缓靠近。随着距离缩短,他们看到海底沙地上有一片不自然的凹陷,周围散落着结晶化的物质。
“热冲击痕迹,”马克斯喃喃道,“有什么东西在这里释放了巨大能量然后离开了。”
索菲亚调整传感器:“检测到微观尺度的时空扭曲,正在衰减。类似...跃迁轨迹?”
这个概念让所有人屏息。空间跃迁技术仍处于理论阶段,公认至少还需要数十年研发。
“看那边!”奇琳突然指向观察窗右侧。
在探照灯光束边缘,一道几乎难以察觉的扭曲一闪而过。深潜器的传感器立刻发出警报——检测到匹配的光学隐身特征。
“跟踪它!”艾拉命令道,声音中带着紧迫感。
深潜器全力追击,但隐身目标速度极快,灵活地在海底峡谷中穿梭。
“它要消失了!”驾驶员报告,“前方是海沟边缘,深度超过一万米!”
就在目标即将消失在传感器范围内的刹那,奇琳做出了一个本能反应。她激活了深潜器的“生物共鸣”阵列——原本设计用于与海洋生物进行友好交流的系统。
阵列发出的不是声纳脉冲,而是一系列复杂的多频谐波,模拟着和平、求助的通用信号。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隐身目标突然减速。
光学迷彩闪烁了几下,然后完全失效。
显露出来的是一艘流线型飞行器,外表光滑如镜,没有任何可见的推进装置或舱门。它的设计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