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而对于晓光来说,这仅仅是高中生涯的开始。前路还有更多挑战等待着他,但他已经不再恐惧。因为他知道,黑暗中总会有点灯人,而他自己,也正在成为那样的人。

第二幕:心灯照亮校园

期中考试的成功像一道分水岭,将晓光的高中生活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曾经怀疑的目光逐渐被好奇和敬佩取代,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周一的班会上,班主任李老师宣布了一个消息:"学校鼓励各班级组建特色社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由组队申报。"

晓光的心猛地一跳。几个月前,那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自己,此刻却有了一个清晰的想法。下课后,他找到李哲和王鹏。

"我想组建一个社团,专门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同学,"晓光的声音带着些许紧张,"比如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或者像小军那样有沟通困难的同学。你们愿意加入吗?"

李哲惊讶地问:"你要组建社团?可是...你自己就需要帮助啊。"

"正因为我知道需要帮助是什么感觉,"晓光坚定地说,"所以才想创建一种互相帮助的模式。"

王鹏拍手称赞:"太棒了!我妈妈一定会支持这个想法。她总说我们学校缺乏无障碍设施。"

三人立即开始策划。晓光提议社团命名为"心灯社",寓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既可以照亮自己的路,也可以为他人引路。

申请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学校领导被晓光的期中考试成绩和这个富有意义的社团构想打动,很快批准了成立申请。更让人惊喜的是,消息传开后,有二十多名同学报名参加。

心灯社的第一次活动是"校园无障碍体验日"。社员们分成小组,蒙上眼睛,尝试只用盲杖在校园里行走。

"天啊,我完全分不清方向!"一个同学惊呼道,"平时觉得熟悉的校园,一下子变得陌生又危险。"

另一个同学补充道:"而且我发现好多地方根本没有盲道,或者盲道被随意占用。"

通过亲身体验,同学们真正理解了晓光日常面临的困难。活动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改进方案。

"我们应该绘制一份校园无障碍地图,"晓光提议,"标注出有障碍的地方和安全的路线。"

"还可以推动学校增加盲文标识,"李哲接着说,"比如在教室门口、楼梯扶手处加上盲文标记。"

就这样,心灯社的工作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晓光作为社长,每周主持例会,安排各项工作。他的领导能力让所有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

然而,学业上的挑战并未因此减少。高二的课程难度大幅提升,几何中的立体概念让晓光陷入了新的困境。

"这个三棱锥的体积公式是V=1/3Sh,"数学老师讲解着,"其中S是底面积,h是高。"

晓光的手指在盲文教材上焦急地摸索着,但平面的点字根本无法传达立体几何的空间关系。周教授特意制作的模型也只能帮助理解基本概念,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题目。

那天晚上,晓光坐在书桌前,手指反复触摸着一个三棱锥模型,眉头紧锁。

母亲轻轻走进房间:"遇到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