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实际上是一种电磁波...”老师讲解着。
晓光突然举手发问:“老师,您说光是波,那它像声音一样吗?我能理解声波。”
课堂上一片寂静,似乎同学们都没料到他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物理老师思考了片刻,“有趣的角度。是的,光波和声波有相似之处,都是波动,但频率和传播介质不同...”
这节课后,物理老师特意留下来与晓光交谈:“林晓光同学,你的问题很有启发性。让我思考如何用你能理解的方式讲解光学知识。给我一点时间准备。”
回家的路上,晓光情绪低落。高中的学习难度远超预期,他第一次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跟上进度。公交车上,他习惯性地坐在靠门的专属座位,耳中充斥着同学们讨论新学校新生活的欢声笑语,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
“新华中学到了,请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报站声响起。
晓光起身准备下车,司机王师傅——他已经记住了这位特殊乘客——特意多提醒了一句:“小心台阶,小伙子。”
这小小的关怀让晓光心头一暖。但刚下车,新的挑战就接踵而至——人行道上的盲道被一堆建筑材料占用了。晓光的盲杖碰到障碍物时,他差点失去平衡。
“小心!”一只有力的手扶住了他的胳膊,“这些施工材料就不该放在这里!”
晓光能听出是位老人的声音,语气中带着愤慨。
“谢谢您,我可以绕过去。”晓光微笑着说。
“不行,我送你过这段路。我是附近的老住户了,这条路我熟。”老人坚持道,接着朝施工方向喊道,“老张!你们的东西占盲道了!赶紧挪开!”
让晓光惊讶的是,施工负责人真的过来道歉并立即让人清理了盲道。老人这才满意地离开,临走前还对晓光说:“年轻人,以后遇到这种问题就大声说出来!这是你的权利!”
那天晚上,晓光在日记中写道:“高中第一天,像闯入了一片深海。我在黑暗中摸索,偶尔能抓住一双手,但大多时候只能自己游泳。但我不会放弃,至少今天,我遇到了愿意伸出手的人们。”
母亲轻轻走进房间,放在桌上一杯热牛奶:“听说今天不太顺利?”
晓光惊讶地抬头:“您怎么知道?”
“王鹏妈妈在家长群里说了你的事,很多家长都称赞你的勇气呢。”母亲温柔地说,“还有,物理老师打电话来了,他想请一位老朋友帮忙,为你制作一些特殊的教具。”
晓光握紧了手中的盲文笔,第一次感到自己不是独自在战斗。
周五放学后,晓光决定再去一次学校的图书馆。他需要查阅一些资料,但图书馆的布局对他来说还是个迷宫。
“需要帮忙吗?”图书管理员陈老师注意到在门口犹豫的晓光。当她了解到晓光的需求后,不仅亲自带他找到所需书籍,还展示了一套刚刚到货的设备——“这是学校特意为你申请的盲文阅读器和电子放大器,可以把普通文字转换成盲文或语音。”
晓光抚摸着那台设备,几乎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