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日的黄色便签
我叫林野,今年刚毕业,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误打误撞进了“市立旧图书馆”当实习生。面试我的是个戴黑框眼镜的女人,姓周,穿洗得发白的藏青工作服,说话时总盯着我身后的书架,像在确认什么。
“明天早上八点来报道,”她递来一把铜钥匙,钥匙链是个生锈的书形挂坠,“旧馆这边规矩多,我给你写了张便签,你务必逐条记着。”
我接过便签,黄色的牛皮纸,字迹是蓝黑钢笔写的,有些笔画洇了墨,看起来像被水浸过。上面列着十条规则,标题用粗线划了——“旧馆实习生守则(夜班专用)”。
1. 夜班时间为18:00至次日6:00,闭馆前需将三层所有开架区的书归位,重点检查“文学B区”,若发现摊开的书,必须合上书脊,但绝对不能看封面内侧的字迹。
2. 馆内只有两部电梯,东侧的1号梯夜间停用,只能坐西侧的2号梯。若电梯里出现“3B”楼层按钮,无论灯亮不亮,都不要按,也不要抬头看天花板的监控。
3. 夜班期间会听到“借书推车”的轮子声,若声音从东侧走廊传来,待声音消失后再出门;若声音在你身后,立刻原地不动,直到有人拍你左肩,再转身。
4. 馆内有一位扫地的张阿姨,她只在22:00至23:00打扫三层。若你在其他时间看到她,不要和她说话,尤其不要接她递来的抹布。
5. 文学B区有12个书架,编号1-12,每晚闭馆后需确认所有书架门都关严。若发现编号“13”的书架,立刻离开该区域,次日不要向任何人提起。
6. 不要碰任何红色书脊的书。若不慎碰到,立刻用馆内洗手间的冷水冲手30秒,冲手时不要看镜子里的自己。
7. 凌晨2:00会有“查岗”,来的人穿灰色制服,只查工作证,不会说话。若他开口问你“看到我的书了吗”,不要回答,直接把工作证给他看,他看完会自行离开。
8. 若发现某本书的页码突然变成“000”,立刻将书扔进三层楼梯间的黑色垃圾桶,扔完后不要回头看垃圾桶里的东西。
9. 夜班期间禁止喝水,水杯必须放在管理员办公室的窗台上。若你在其他地方看到自己的水杯,不要碰,当天夜班结束后直接回家,不要回宿舍。
10. 若违反任何一条规则,不要试图联系周姐或报警,待在管理员办公室里,锁上门,直到天亮。记住,办公室的门只有从里面能锁,外面的人无论怎么敲门,都不要开。
我看完便签,抬头想问周姐“这些规则是认真的吗”,却发现她已经不在接待室了。窗外的天暗下来,旧馆的窗户是老式的木框,玻璃上蒙着一层灰,夕阳透进来,把书架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排站着的人。
第二天我准时到馆,周姐把我带到三层管理员办公室,里面就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还有个掉漆的铁皮柜。“夜班就你一个人,三层是旧馆的核心区,放的都是几十年前的老书,别弄丢了。”她指了指桌上的对讲机,“这玩意儿只有紧急情况能用,但我希望你永远用不上。”
我点点头,心里犯嘀咕:不就是管个图书馆吗,至于搞这么玄乎?
傍晚18:00,白班的人都走了,旧馆里只剩我一个。走廊的灯是声控的,我走一步亮一盏,脚步声在空荡的馆里撞来撞去,总觉得身后有人跟着。我按规则先去归位图书,文学B区在三层最里面,光线最暗,书架是深棕色的木头,摸上去凉得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