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吸了口气,重新拿起笔,嘴里嘟囔:“行,老子就信你一回,皮……皮什么龙……”
窗外,夜空晴朗,疏星点点。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卜世仁先生正优哉游哉地盘着他的核桃,嘴角挂着一丝深藏功与名的微笑。
李小明那扇通往知识的大门沉重无比,锈迹斑斑,以往他连推都懒得推。
现在,他伸出了一根手指头,试探性地,小心翼翼地,戳了那么一下。
门,似乎极其轻微地,松动了一丝缝隙。
李小明对着那张物理卷子,感觉脑子里的齿轮像是被蜂蜜黏住了,转不动,还甜得发腻——不是那种美好的甜,是那种“再想下去就要糖尿病了”的腻味。
受力分析?小球在斜面上滚来滚去?它爱滚哪儿滚哪儿去,关我屁事!
他几乎要习惯性地把笔一扔,身体后仰,完成一套“放弃思考”的标准流程。
但就在后仰到四十五度角时,视线瞥到了桌上那张从打印机里扒拉出来的、皱巴巴的关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A4纸。
自我预期的力量。
你觉得自己行,你就行。
他僵在半空,像个卡壳的机器人。
“行个屁……”他嘟囔,但还是慢吞吞地把自己掰直了。
好吧,就试一次。就一次。他对自己说,仿佛在进行一项神圣又极其羞耻的仪式。他深吸一口气,对着空气,用蚊子般的声音含糊道:“我……我觉得我能看懂这道题。”
说完他自己先打了个寒颤,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太中二了!太傻X了!要是被那帮游戏里的哥们知道,他这“峡谷第一莽夫”的脸往哪儿搁?
但说也奇怪,这句毫无底气、近乎自欺欺人的话出口后,他那团糨糊似的脑子,好像真的被一根小棍子轻轻搅动了一下。
他重新看向那道题。
小球,斜面,摩擦力……他尝试着不再把它们看成是天书符号,而是……一个场景?
就好像游戏里的地形和角色?那个小球,就是个血量薄、需要计算走位才能躲开技能的小脆皮?
他拿起笔,尝试着画了一条力线,嘴里还配着音:“对面打野来了,你得往这边闪避……所以这个力是朝这边的……”
门外,老李和张女士的耳朵都快贴门板上了。
“里面有声音!”老李压低嗓子,激动得像在搞地下工作。
“是在学习吗?好像没打游戏?”张女士声音发颤,带着巨大的希冀,“大师的法子真的灵了?”
“嘘——听不清,好像是在……自言自语?说什么打野?闪现?”老李眉头又皱起来了,“别是学魔怔了吧?”
屋内,李小明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成了被观察对象。
他沉浸在自己那套游戏化物理的诡异理解里,虽然漏洞百出,逻辑感人,但竟然……磕磕绊绊地把受力图画了个七七八八!甚至还能列出两个他自己都看不太懂的公式!
当他终于对着那个得出来的、不知道对不对的答案长出一口气时,一种极其陌生的感觉涌了上来。
不是喜悦,也不是成就感,更像是一种……疑惑被解开的轻微舒畅感。
就好像便秘了三五天,终于……嗯,通了。
虽然过程极其扭曲,结果大概率是错的,但这是他第一次,没有直接放弃,而是靠着一种莫名其妙的“自我忽悠”,把一道题啃了下来。